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緣起:自古以來愛美是人的天性,臺灣在美容醫學上的發展尤其在近二三十年來不斷的突飛猛進,由於經濟能力的提升和人們對外在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病人接受整形外科手術的機率不斷提高。相對的,也有一些手術後的後遺症造成病友與醫師之間的一些衝突,瘢痕疙瘩的發生就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直以來瘢痕疙瘩都是醫師與患者共同的一個問題,輕者影響美觀,重者影響肢體功能,雖然目前治療的方法已經比以前進步很多,也有一些藥物或生物製劑加上手術方式的進步,使瘢痕疙瘩發生的機率已經減少很多,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一種可以完全根絕瘢痕疙瘩發生的方法,一旦瘢痕疙瘩發生後,病人目前大約能夠選擇皮下注射、再次進行手術除疤等方式消除瘢痕疙瘩,但是卻沒有一種方式能夠確保瘢痕疙瘩不再復發。因此如何在切除瘢痕疙瘩後防止其復發是整形外科醫師一個很重要的課題。目的:1906年De Beurman首次發表了利用放射線來治療瘢痕疙瘩,隨後Cosman於1961年對瘢痕疙瘩手術後使用X射線來預防瘢痕疙瘩再復發,兩者都發表有正向療效的文獻。隨後由於病友的需求,醫師經過不斷的研究試驗,瘢痕疙瘩術後放射治療有許多的文獻報導,也都是正面的證明電子線能有效預防瘢痕疙瘩復發。但接受放射治療最好的時機和每次最佳放射劑量並沒有一個比較規範的治療建議,本實驗的目的就是以總量相同的照射劑量,分割成不同的劑量分次照射,以病友的臨床結果觀察後做統計及分析,希望能找出較佳的治療時機及劑量。方法:2006.9-2007.9年選取臺灣地區瘢痕疙瘩病友6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切除全部瘢痕疙瘩,按整形外科減張無創傷縫合,在術後24小時內,分成3組實驗組。總劑量均為18GY,A組單次劑量1GY,連續18次,1次/日,共計18日;B組單次劑量3GY,連續6次,1次/日,共計6日;C組單次劑量6GY,連續3次,1次/日,共計3日;分別為A、B、C三組。結果:在顯效及改善皆屬於有效的定義下,A組有效率為36.36%,B組有效率為81.82%,C組有效率為72.73%。三組兩兩比較,A、B,A、C兩組差別有顯著意義 B、C組差別無統計學意義。但在嚴格的訂定顯效方為有效的情形下,A組有效率為18.18%,B組有效率為54.55%,C組有效率為45.45%。B組明顯為3組中效果最好的一組。結論:術後早期放療是治療瘢痕疙瘩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在總量18GY前提下,分割劑量為3GY時,行每日一次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