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新医改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且要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工作的重视,而工作在最基层,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人群是乡村医生。新医改背景下,乡村医生面临着工作量大、收入低、养老保障缺位、结构老化、培训效果差等诸多问题,加上激励机制未有效建立与落实,因此村级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供受到制约,影响了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可及性的发挥。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国家、市级层面农村卫生数据、政策研究,分析目前我国乡村医生面临的困境,并以利益相关者理论、波特-劳勒综合激励模型、社会交换理为基础从政府的制度层面、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层面、乡村医生和村民的个体层面出发分析重庆市九龙坡坡区(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试点区县)乡村医生激励机制,研究发现九龙坡区在对乡村医生激励方式上的成功经验有:(1)制度层面,采用事业编制和人事代理制度肯定乡村医生的身份,提高其身份认同感,多渠道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免除乡村医生后顾之忧,制定人才规划方案,提升乡村医生能力素质;(2)管理层面: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团队化管理、绩效考核和建立评优评价制度,大大提高了乡村医生的内外激励满意度,达到了规范其服务行为和提高村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的激励效果;(3)个体层面:乡村医生发挥其本土化优势,达成了与村民之间的优质服务提供和社会认同的社会交换。九龙坡区激励机制发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卫生的服务提供村民不具有选择权,制约乡村医生提供服务的积极性,医生队伍老龄化,年老乡村医生提高技能意愿低,绩效考核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善。通过上述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本文建立了以乡村医生为核心,“制度层面-管理层面-个体层面”的多维度激励机制,(1)制度层面,加强制度层面设计,如乡村医生身份、养老保障制度,加强财政对乡村医生的补偿力度以及对资金的分配监督,加强对大众舆论的引导,改善乡村医生执医环境等;(2)管理层面,乡镇卫生院加大对乡村医生激励环境的营造、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人才队伍培养和自身身份角色的认知,并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进行管理层面的激励;(3)个体层面,乡村医生应当正确理解自身在新医改中的角色,同时发挥“本土化”优势,在短时间医疗技能不能显著提高的情况下,通过服务质量的提高促进与村民之间的高质量服务提供与社会认同、信任的良性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