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是伦理道德色彩极为浓厚的宗教,儒家文化本身就是伦理型文化,两二者在道德观上有可比之处。本文试图从佛儒伦理精神特质,佛儒道德实践方式以及道德实践目标三个角度论述二者道德观的异同。 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精神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同时也是其宗教伦理的价值所在。在儒家思想中,忠恕之道是其根本的为人处世之道,亦是儒家根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佛教伦理思想与儒家伦理思想相同之处在于:二者的道德实践主体都是个人,但利益惠及者不仅是自己,还包含与己共同相处的他人。道德实践主体之间互相关照,利益互惠,实现双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同时,两者有不同之处在于,佛教自利利他的伦理原则体现了慈悲情怀与普度众生的思想内涵,将关心的对象投射到整个宇宙的有情和无情众生;而儒家忠恕之道与推己及人伦理精神立足于社会本身,突出强调了人伦思想。 在道德实践的方式上,中国佛教伦理与儒家伦理都是通过内在自觉与外在约束相统一的方式,即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方式实践道德。自律与他律是相辅相成的,佛教通过心性论理论基础强调后天修为的重要性,使人们形成内在自觉和道德自律,自觉遵守戒律。戒律的长期制约又有助于人们形成一定程度的道德自觉,而转向自律。儒家通过仁与礼贯通天、地、人三道。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佛教戒律与儒家礼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具有双重约束的特征,且都重视孝道;不同之处在于佛教戒律具有层次性和灵活性,而儒家礼制则具极端强制性,造成道德选择只有两种极端层级,即君子层级和小人层级。儒佛虽然都追求反求诸己,强调内在修养,但是原因有所不同,其中最为鲜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佛教是由于自身理论发展逐步从彼岸世界移至自我心中,由外在超越变为内在超越;儒家则是由历史客观原因以及自身的局限性造成。 从道德理想来看佛教追求精神解脱,追求寂然不动、寂静永恒的涅槃境界。这种个人精神解脱的目标是以放弃现实生活为代价的。而儒家伦理思想追求的则是具有入世特征的道德理想。但从思维方式上看,两者也有相同之处,即道德目标的完成都将“我”作为逻辑起点,都包含了伦理精神的实现,使得道德实践主体的“主体”成为真正的“主体”。此外,佛教思想在中土传播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儒家思想,体现出积极的入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