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炔化合物参与的高选择性联环化反应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lingqiang62680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杂环结构框架广泛存在于大多数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或合成分子中。因而,探求一些新型有效的环化,环加成反应对于天然产物全合成或拓展有潜在生物活性分子的复杂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过渡金属催化的串联反应在从相对简单易得的非环状底物出发高效构建各种复杂结构的分子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   我们发展了基于两种类型的烯炔化合物在过渡金属催化下参与的分子内或分子间的环化反应,高效地合成了很多可能具有潜在生物活性或其它应用价值的杂环化合物或多并杂环化合物。   第一类底物是缺电子的共轭烯炔,主要是共轭烯炔酮类化合物。我们从共轭烯炔酮出发,在金、银和铑的作用下实现了四种不同模式的环加成反应。共轭烯炔酮在金或银的催化下都是先形成呋喃金(银)碳正离子中间体A,然后该中间体可以与α,β-不饱和亚胺2通过非常规的[4+3]环加成反应和1,2-烷基迁移历程高选择性地生成双杂并环化合物;中间体A可以与3-苯乙烯基吲哚发生高非对映选择性的[3+2]环加成反应生成多取代呋喃并环戊烷类化合物;中间体A还可以与1,3-二苯基异苯并呋喃发生常规的[4+3]环加成反应,在不同膦配体络合的金催化剂或银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实现exo或endo类型的环加成产物的选择性控制,合成多环化合物;另外,共轭烯炔酮1可以在铑的作用下形成呋喃并环铑中间体B’,该中间体可以在一氧化碳辅助下与炔烃发生高区域选择性的[3+2]环加成反应,生成官能团化的呋喃并环戊烯类化合物。   第二类底物是邻炔基芳(烯)基肟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邻炔基芳(烯)基肟类化合物可以在Ph3PAuOTf催化下发生分子内的环化反应生成异喹啉氮氧化物;也可以在亲电试剂单质碘及碱的共同作用下生成碘代异喹啉氮氧化物。肟上的取代基可以控制底物的环化方式,如将肟上氧原子的取代基修饰为烯丙基(或烷基)和乙酰基时,在AgOTf的催化下可以分别高选择性地得到异喹啉和异喹啉酮。  
其他文献
1  我在七岁那年的冬天遇见你。  你翘着二郎腿坐在一屋子厚重的童话书上,用柔和的嗓音对我说着什么。我所在的城市没有雪,而你的故乡被白雪覆盖。你会告诉我北国的故事,故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一是铜催化下的胺烯酮选择性合成多取代吡啶酮和吡咯衍生物的研究;二是碱促进的炔酮与硝基乙酸乙酯反应合成多取代N-氧化异嗯唑衍生物的研究。   吡啶酮衍
通过物理和化学吸附,蛋白质吸附到纳米颗粒表面形成异质体。异质体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包括生物传感器、影像学、催化、医疗、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等。纳米颗粒表面的拓扑结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论文合成了两例氮杂环卡宾稳定的硅杂环戊二烯硅烯,并对其与有机底物、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β-二亚胺铝杂环丙烯及其衍生物的开环反应进行了研究。本
2011版课标在第二三学段目标中,分别要求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为此,我在“培养学生提问的素养”课题研究中
现在只能是“直播大战”的上半场,PE投资机构热情不减,但枪炮过半,终有退出压力,而巨头们各自谨慎试水,螳螂在后,为下半场的开幕留下伏笔。直播热潮仍未减退,而下半场已经开幕。  从2016年初开始,包括腾讯、阿里、小米、乐视、360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亲自进入直播领域,进一步搅动着已经沸腾的直播江湖。  事实上,在亲上火线之前,巨头们已经通过投资开始布局直播。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直播平台或多或少都有巨头的影
生物传感器的特殊优点使其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如今,越来越多的材料被用以修饰电极,而以纳米材料应用尤为广泛。如何利用纳米材料来固定生物酶,更好地提高传感器的
近些年来,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其中核酸放大技术作为分子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快的反应速率,备受研究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临床诊断等领域。但是,实现目标物的实时、快速、灵敏检测仍然是科研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本论文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建立
学位
本文首先介绍了聚芳酰胺﹑聚酰亚胺以及聚芳醚酮的研究进展,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1.以三苯基膦为起始原料与对溴苯甲醛反应制得对二苯基膦苯甲醛,继而与对硝基苯乙酮通过齐齐巴宾反应得到4-(4-二苯基膦)苯基-2,6-二(4-硝基苯基)吡啶(DPPPBNPP),再将二硝化合物通过水合肼和钯碳催化还原反应得到新型的含吡啶和三苯基膦侧基结构的二胺单体4-(4-二苯基膦)苯基-2,6-二(4-氨基苯基)吡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