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心血管疾病是尿毒症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50%~80%。虽然不断改进的血液透析技术显著提高了尿毒症患者的生存率,但心血管并发症并未明显减少。肾性贫血是终末期肾病尤其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也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肾性贫血后,随着贫血的改善,患者的心室结构、心功能等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然而,临床上对于肾性贫血的合理治疗目标,目前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将探讨不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HCT)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肾性贫血治疗目标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间,枣庄市立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9例,透析时间最短为6个月。入选患者透析平稳,排除急性感染、水负荷过重、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所有患者透析膜材料、透析液种类和透析时血流速度相似。本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各项临床及生化指标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多元相关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16项临床及生化指标与心功能指标,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相关性大小排序,重点分析HCT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血压的相关性。(2)不同HCT水平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所有资料按照HCT水平共分为5组:A组10%≤HCT<20%,B组20%<HCT<25%,C组25%<HCT<30%,D组30%≤HCT<33%,E组33%≤HCT。按照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透析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差异性,及其随不同HCT水平的变化趋势。(3)不同透析龄对MHD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的影响。收集所有资料按照不同的透析龄分为3组:A组(6月~2年)、B组(2年~4年)、C组(大于4年),按照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各组之间统计学差异性。结果:(1)HCT与LVEF正相关,与LVESD、LVMI无明显相关。(2)患者LVEF水平随着HCT的升高逐渐升高。(3)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升高呈现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B组与C组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48)。(4)随着透析月份的增加患者左心功能呈现减退的趋势,特别是在血液透析2年~4年时,心功能下降较明显,A组与B组数据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当HCT水平达到33%(血红蛋白值>110g/L)以上并长期维持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收缩功能,并减少心衰的发生,对左心室肥厚亦有逆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