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淀粉脱支酶能够专一、高效地切断支链淀粉中的分支点,可以加速后续酶的反应、提高淀粉的转化率,在淀粉加工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淀粉脱支酶分为普鲁兰酶(EC3.2.1.41)和异淀粉酶(EC3.2.1.68)。二者虽然均能水解α-1,6-葡萄糖苷键,但它们的底物特异性却有较大的差异。普鲁兰酶适宜作用于小分支底物,在葡萄糖的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其研究也最多;异淀粉酶对大分支底物水解活力高,研究较少。目前淀粉脱支酶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普鲁兰酶的热稳定性差和催化效率低;一些新的淀粉加工产品需要对大分支底物进行脱支,但是适用于该过程的异淀粉酶的研究偏少;此外,目前报道的淀粉脱支酶的发酵单位普遍偏低。本论文针对淀粉脱支酶研究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重组表达了来源于Bacillusderamificans普鲁兰酶编码基因pulA,并定向改造了酶的催化性能和热稳定性,通过优化发酵工艺和N端结构域切除提高了普鲁兰酶的可溶性表达水平和胞外分泌效率。此外,克隆表达了适用于大分支底物高效脱支的异淀粉酶,建立了异淀粉酶与α-CGTase协同作用制备环糊精的同步转化新工艺。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普鲁兰酶的重组表达及酶学性质分析:构建了带有B. deramificans普鲁兰酶编码基因pulA的重组菌株BL21(DE3)(pET24-ompA/pulA),对重组酶进行了纯化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重组酶的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55°C,半衰期为20h;重组酶对普鲁兰多糖、糊精(DE10)和可溶性淀粉具有较高的水解效率,对支链淀粉水解能力较差,不能水解糖原。动力学分析显示,普鲁兰酶以普鲁兰多糖为底物时的Vmax、Kcat、Km和Kcat/Km分别为469.7U mg-1、2109.0s-1、0.70mg mL-1和3012.8s-1mg-1mL。重组普鲁兰酶与糖化酶协同作用,反应52h,DX值达到92.7%,比对照提高了1.3%。(2)定点突变提高普鲁兰酶的热稳定性及催化效率:为了提高天然普鲁兰酶的热稳定性,采用基于序列比对以及蛋白模拟结构分析相结合的策略,分别对B.deramificans普鲁兰酶的437位和503位的氨基酸进行了突变,构建了4个普鲁兰酶突变体(D437H、D503F、D503Y和D437H/D503Y)。结果显示,4个突变体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效率都得到了提高。其中双突变D437H/D503Y的最适温度比对照提高了5°C,半衰期比对照提高了4.3倍以上。天然酶和D503Y在常温分别储存28d和45d后酶活力下降一半,D437H/D503Y储存270d后酶活力没有明显下降。动力学研究表明,D503Y和D437H/D503Y的Km值分别是天然酶的58.6%和54.3%,催化效率分别是天然酶的2.4倍和2.0倍。糖化复配应用结果显示,D503Y和D437H/D503Y的添加可以使糖化的DX值达到95.5%和95.0%,分别比天然酶提高了2.6%和2.1%。突变体D503Y和D437H/D503Y可以满足糖化过程对普鲁兰酶稳定性及催化效率的要求。(3)发酵条件控制和添加渗透压调节剂提高普鲁兰酶的可溶性表达水平:对重组酶在不同细胞组分中的定位分析发现,重组菌胞外上清和胞内上清中的普鲁兰酶活力分别只有3.2U mL-1和9.9U mL-1,而细胞破碎沉淀中酶活力是二者之和的2.2倍。结合SDS-PAGE、透射电镜和软件分析,推测这些非可溶成分是活性蛋白聚集体。为了减少重组酶在沉淀中的比例,提高它的可溶性表达水平,对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首先在摇瓶中考察了诱导温度、诱导强度和渗透压调节剂对其可溶性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较低的诱导温度(25°C)和低IPTG浓度(0.05mmol L-1)条件下,可溶性酶总活力是对照的2.7倍;而添加甜菜碱后,可溶性酶总活力达到48.9U mL-1,是对照组的1.6倍。在3L罐水平上建立了适用于普鲁兰酶可溶性表达的高密度发酵工艺。在25°C和添加甜菜碱的条件下,发酵36h,重组菌周质空间酶活力为946.5U mL-1,胞外上清酶活力仅有17.4U mL-1。虽然可溶性总酶活力比优化前提高了30.5倍,但是酶的胞外分泌效率较低。(4) N端结构域切除提高普鲁兰酶的胞外分泌效率及热稳定性:针对普鲁兰酶胞外分泌效率低的问题,对天然酶的N端结构域进行了切除,构建了4个N端截短的突变体,其中Puld1′,Puld1和Puld2分泌效率分别是天然酶的3.1倍、3.4倍和3.8倍;此外,还以双突变体(D437H/D503Y)为模板构建了2个叠加突变体。叠加突变体(D437H/D503Y/d1和D437H/D503Y/d2)的胞外分泌效率分别是对照的5.3倍和5.6倍。酶学性质分析显示,截短突变体的热稳定性都得到了提高,其中D437H/D503Y/d1和D437H/D503Y/d2半衰期分别是天然酶的9.0倍和7.1倍;它们的催化效率分别是天然酶的1.8倍和1.0倍。糖化复配应用结果表明,Puld1、Puld2的最大DX值与天然酶的最大DX(92.9%)值相当;叠加突变体D437H/D503Y/d1和D437H/D503Y/d2的最大DX值分别为95.0%和94.1%,分别比天然酶提高了2.1%和1.2%。(5)异淀粉酶的重组表达及在α-环糊精制备中的应用:环糊精制备用底物(大分支糊精)的结构中有大量CGTase难以利用的α-1,6-葡萄糖苷键,单独使用CGTase进行转化时,环糊精转化率较低。为了提高环糊精的转化率,需要开发能够对大分支底物高效脱支的淀粉脱支酶(异淀粉酶)。本研究在Thermobifida fusca基因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发现了潜在的异淀粉酶编码基因Tfu1891。对其进行了克隆表达和酶学性质分析,结果显示该酶最适pH为5.5,最适温度为50°C,在50°C半衰期为30h。在3L罐中进行了重组菌的分批补料高密度发酵,菌体干重最高为68.5g L-1,酶活力最高为6876.9U mL-1。考察了重组酶与α-CGTase复配制备环糊精的应用效果,并对转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环糊精总转化率为84.6%,比对照(单酶法)提高了24.3%,其中α-环糊精的比例为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