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几何变形的可逆人脸隐私保护算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zhou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迅速普及和发展,图像成为了人们记录分享生活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图像数据在网络上出现和存储。伴随着刷脸时代的到来,人脸验证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身份验证的重要手段,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上传至网络上的包含人脸的照片的安全。因此,急需采取措施保护图像中的人脸隐私,防止出现人脸隐私的泄露和滥用。人脸隐私保护主要是为了去除图像中的人脸所包含的显著身份特征,消除人脸和其所有者之间的联系。本文针对人脸隐私保护算法展开研究,分别对人脸隐私保护常用的模糊处理和加密处理算法进行总结,分析了现有算法的优点和不足。针对目前基于模糊处理和加密处理的人脸隐私保护算法中存在的图像视觉效果和图像可用性变差,以及无法可逆恢复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全局图像几何变形的可逆人脸隐私保护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人脸全局区域进行分块映射,得到每个分块的目标变形形状,然后对每一个小块进行可逆几何变形,记录变形过程中丢失的像素信息和插值像素区域位置,并在变形过程中将丢失信息的高四位填充在插值区域低四位,得到全局人脸隐私保护后的图像,最终将丢失信息的低四位和人脸坐标等信息通过可逆信息隐藏技术隐藏在人脸隐私保护后的整幅图像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持图像视觉效果和可用性的基础上还能够可逆恢复出原始图像,并且能够保证人脸隐私保护的安全性。为了提高人脸隐私保护后图像的视觉效果,并提高算法在无损恢复方面的鲁棒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关键区域图像几何变形的可逆人脸隐私保护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人脸中的关键点进行检测,然后通过关键点坐标预测人脸的关键区域位置,对人脸的关键区域进行分块映射和几何变形操作,完成人脸的隐私保护,并有效保持了人脸的轮廓。同时对人脸身份相似度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交叉人脸对比分析结构,能够更有效地评价人脸隐私保护后的安全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基于全局图像几何变形的可逆人脸隐私保护算法,经过该算法进行人脸隐私保护后,提高了人脸检测置信度,降低了人脸身份特征相似度,保障了图像的可逆恢复性,提升了恢复后的图像的质量。该算法在保证图像能够可逆恢复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好的图像视觉效果,并且图像的可用性和隐私保护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保障。最后,为了直观展示该算法的流程及结果,设计了一个仿真系统,进行可视化展示。
其他文献
在高新技术飞速发展,智能终端快速普及的今天,人们对精确实时性的位置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室外定位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得到广泛应用。室内环境比室外环境复杂,GPS等常用
图像内容中通常包含大量的文本信息。如果能够可靠准确地识别出图像中的文本信息,对于图像内容理解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由于拍摄条件和图像背景等条件的影响,其图像中的文本
本项翻译研究报告包括对《国际科学理事会非洲科学计划-全球环境变化》的英译汉翻译实践以及对翻译过程的总结。本翻译材料取自国际科学理事会官网,是一篇关于应对全球环境变
电动伺服舵机是无人自主飞行器舵面操控系统的动力源,舵机的精确输出和可靠操纵对于飞行器安全稳定飞行至关重要,研究舵机故障的快速、准确识别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
人证比对是对身份证人脸图像与持证人面部图像进行身份同一性验证,随着人们社会活动的多样性发展,快速且准确的身份信息验证与查询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身份证图像在人脸姿态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也日渐完善。然而城市化进程的飞快加速,使得道路建设的速度仍赶不上人民对交通的需求的增长速度,而道路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城市道路交通的协调与优化变得十分重要。优化出行路线是缓解交通压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前世界各国的研究热点。传统的路径推荐方法通常从路径距离或行程耗时等方面考虑,将路网转化为图,根据深度优先搜索或广度优先搜索对路径
区块链能够将数据以链式结构存储在一起,保证数据真实且不可篡改,从而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建立信任,有利于解决物联网、供应链等领域在数据溯源、防伪、追责等方面的信任问题
移动群智感知(MCS)是在移动无线传感器技术和移动感知设备普遍存在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物联网新的感知方式。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大量的传感节点进行远距离传输消耗了移动
本文研究了高阶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趋同问题.鉴于状态反馈在物理上的不能实现性,本文设计了状态观测器类型的控制协议,并将智能体的动力学系统拓展到线性时不变系统,分别研究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室外定位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室内定位技术受到大量关注,其中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以其成本低、非视距、非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