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政府时期对华经贸政策的历史考察(1977-1981)

来源 :中共中央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niz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建交时机可谓是瓜熟蒂落,两国建交给中美两国各自的国家利益都带来了莫大的好处,这不仅仅是出自于历史时机的风云际会,更有邓小平和卡特总统两位政治家的战略智慧。2013年卡特政府时期美国政府档案文件集的公布,使得关于四十年前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脉络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笔者在阅览档案文件及检索学界关于卡特政府时期的中美关系研究进展时,发现多囿于两国政治与外交方向,对于作为两国政治基础的经贸方面研究甚为薄弱。笔者不才,希望用自己有限的知识去梳理卡特政府时期中美两国贸易发展史的状况及美国当时进行对华贸易政策制定的出发点。论文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正文部分分为四章进行阐述,分章节介绍卡特政府四年时间内,对华贸易政策的相关因素。第一章主要说明卡特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缘起及卡特总统对华的特有历史情结;第二章主要阐释卡特政府前期的对华经贸政策(1977—1978),卡特发展对华贸易政策的主要受制因素及政府内部对华争论;第三章主要介绍卡特政府后期的对华经贸政策(1979—1981.1),卡特大胆突破阻碍发展对华经贸的全过程及政策开放;第四章主要解释影响卡特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因素和两国发展经贸政策的历史意义和影响。最后,通过大事件的方式,将卡特政府时期两国经贸发展大事串联起来,使得对于理解卡特政府对华经贸政策的脉络更加清晰。总体来说,卡特上台后,由于美国面临冷战后最为困难的被动局面,政府对外举动不得不进行全球收缩与挑整,特别是与苏联的关系问题。随着卡特希望和苏联持续改善关系,上台伊始便有意地忽略了中美关系,这引起了以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和国防部长等内阁官员的不满。美苏战略缓和关系破裂后,卡特政府开始重新重视中国的作用,先后派出国务卿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内阁高官访华,致力于解决两国关系正常化和两国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并初步展开两国经贸领域的合作。卡特政府考虑到维持进步的美中政治、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开始实施积极地对华贸易政策,大幅度放松贸易管制,特别是放宽高科技产品的对华出口。在建交过程中,同中方进行多次就有关偿还被冻结的资产、最惠国待遇等问题进行贸易谈判。大部分解决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美中关系完成正常化后的贸易壁垒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后来80年代美中贸易的大幅增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和贸易制度也通过在对美国贸易的过程中逐渐模仿、学习和改革,对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期适应国际秩序规范和市场准则的过程中受益良多。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基于德国"双元制"的高职教学研究和借鉴。首先介绍了德国"双元制"概念,接着分析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现状,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方法,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进行教学改进,最后取
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性开发对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文章在对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性开发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比研究国内外政府信息资源增值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的不断提高。人们也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住宅不仅仅局限于居住层面,对于公共环境也不只是停留于社交
<正> 雪口病是一种口腔粘膜的传染性疾病,其致病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正常人口腔带菌情况,各文献报告颇不一致,国内有资料报告约为6.4%~8.83%,但不致病,必须在某些全身或局部诱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独立学院机械类本科生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提出在日常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相关课程和科研项目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培养,并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路和持续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创新意识;创新评价  在全国部分高等院校面临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的背景下,依托母体院校的独立院校转型也是必然的。现
当代的中学生是一个因时而生的特殊群体,他们思想活跃,个性鲜明,对任何事物都善于思考和探索.由于与社会广泛接触,更使他们视野开阔. 与前几代人相比较,他们少了单纯,多了几
自旋交换光学泵浦(SEOP)碱金属与惰性气体的研究自从1960年就存在了,本文通过SEOP得到自旋极化的~3He气体。~3He气体核自旋极化技术在很多科技领域都有很深的研究。自旋极化
大数据时代已经跟随信息业的发展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和发展越来越普遍。在高校也掀起大数据的浪潮智慧图书馆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目标,并且
德国最大的出版商贝特尔斯曼集团决定不参加明年的莱比锡图书博览会。纸皮书出版商德国袖珍本出版社也表示原则上不参展。其他一些出版商、贸易商及专家们也在考虑参展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