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鹧鸪茶(Mallotus oblongifolius(Miq.)Muell.Arg)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是一种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和药用植物,具有明显的消炎、利肝胆、助消化、解油腻、抗氧化、镇痛等功效,并且有特殊的香气,已经融入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鹧鸪茶的香气成分可能与采集叶片的类型、成熟度、季节以及加工方式有关。本课题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萃取并鉴定植物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研究了鹧鸪茶不同叶色类型(红叶、绿叶)、不同成熟度(幼嫩叶、成熟叶)、不同采收季节(春、夏、秋、冬)的挥发性成分;同时,比较了不同加工方式(粗加工、精加工)生产的成品鹧鸪茶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及其与海南白沙绿茶的挥发性成分差异。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烯烃类化合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红色叶片中,幼嫩叶的挥发性成分,春季主要是α-愈创木烯(14.34%),夏季主要是石竹烯(15.60%),秋季主要是石竹烯(22.50%),冬季主要左旋-beta-蒎烯(13.81%)。成熟叶片的挥发性成分,春季主要是α-可巴烯(6.95%)和α-愈创木烯(6.84%),夏季主要是α-愈创木烯(8.74%)和β-波旁烯(6.60%),秋季主要是δ-杜松烯(3.88%)和石竹烯(3.82%),冬季主要是γ-依兰油烯(2.91%)。(2)绿色叶片中,幼嫩叶的挥发性成分,春季主要是δ-杜松烯(9.90%)和γ-依兰油烯(8.76%),夏季主要是α-可巴烯(13.97%)和α-愈创木烯(11.08%),秋季主要是α-可巴烯(14.69%)和石竹烯(14.19%),冬季主要(+)-α-蒎烯(8.60%)和左旋-beta-蒎烯(7.41%)。成熟叶片的挥发性成分,春季主要是α-可巴烯(4.52%),夏季主要是(-)-α-蒎烯(7.32%),秋季主要是石竹烯(10.76%),冬季主要是γ-榄香烯(7.18%)。(3)红色叶片和绿叶片中不同季节的挥发性成分总量:红色叶片和绿色叶片的幼嫩叶均高于红色叶片和绿色叶片成熟叶,尤以夏季的红幼嫩叶挥发性化合物总量(夏季91.92%)最高。春季和夏季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远多于秋季和冬季。(4)在成品茶叶中,鹧鸪茶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烯烃类,其中精加工(27.56%)的挥发性成分总百分含量小于粗加工(87.59%)的挥发性成分总百分含量。精加工鉴定出27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以青叶醛(8.84%)为主;粗加工鉴定出2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以(+)-α-蒎烯(34.35%)为主;白沙绿茶鉴定出1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以D-柠檬烯(9.67%)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