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城市经济逐渐从“工业型”向“服务型”转化,新兴服务业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教育培训业从最开始的传统教育的外延产物逐渐演变为相对独立且自成体系的城市新兴产业,并发展成为增加城市活力与创造力的新引擎。西安市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人口不断增加,并于2020年达到了 1280万人,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迫使产业转型,同时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进而对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城市经济逐渐从“工业型”向“服务型”转化,新兴服务业成为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教育培训业从最开始的传统教育的外延产物逐渐演变为相对独立且自成体系的城市新兴产业,并发展成为增加城市活力与创造力的新引擎。西安市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人口不断增加,并于2020年达到了 1280万人,城市规模快速增长迫使产业转型,同时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高涨,进而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培训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根据《西安市民办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设置指导标准》中,民办非学历文化教育机构(以下简称“培训机构”)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综合行政审批机构许可,在民政部门或工商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非学历文化教育机构。截至2018年11月,西安市登记在册的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共有1009家,不在册的小规模培训机构数量更加庞大。快速城市化时期,作为城市新兴产业的培训机构在城市中呈现何种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类型的培训机构布局时如何选择区位因素?各类城市资源对培训机构的影响效应在城市空间上呈现出怎样的规律?基于以上背景和研究问题,本文选取西安市主城7区的55个街道作为研究区,运用官方公布的非学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数据及POI数据,探究西安市688个培训机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文体艺术培训机构、教学辅助培训机构、英语/语言培训机构、综合型培训机构共5个类型培训机构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已有研究及经验总结,假设并验证培训机构对3大类15项城市资源(空间物质资源、市场群体资源、教育培训资源)的附着性。首先,探究西安市总体培训机构整体及分类型的空间格局特征及规律。第二,提出假设,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刻画西安市培训机构及其分类型培训机构对各项城市资源的附着性,最终揭示西安市培训机构整体及其分类型培训机构的资源附着性及空间异质性。第三,选取城市旧工业区——纺织城和城乡边缘区——长安大学城作为案例区,进行小尺度的案例研究。通过计算每个培训机构1km范围内各类城市资源的分布情况,探讨在不同区位和功能的城市空间内部,培训机构的空间格局及资源附着性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西安市培训机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及区位选择规律。总体上,西安市培训机构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以莲湖区、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为核心层,未央区与长安区形成外围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多核心集聚分布。(2)西安市各类型培训机构的空间特征及区位选择规律。①各类型培训机构的空间分布基本遵循“中心-外围”结构,均在距离钟楼13km处的绕城高速外围触底。②在随距离城市中心(钟楼)的距离增加时,各个类型的培训机构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一次或者两次的触底,说明其在不同的城市内部空间,各类培训机构的区位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③各类培训机构的离散程度差异明显,其中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英语/语言培训机构及综合型培训机构更倾向于核心层分布,其它类型的培训机构布局分散,多形成点状集聚区。(3)西安市培训机构资源附着性的整体规律。①从宏观区位分异来看,越远离城市中心,培训机构分布的均衡性越弱,越容易受到各类城市资源的影响。②培训机构对于教育培训资源附着性最明显,说明培训机构追求集聚利益和规模效应;培训机构对于市场群体资源具有很强附着性,尤其是学生群体资源和流动性群体资源;对空间物质资源的附着性整体较差,说明该类资源并非是培训机构布局选址的主要区位因子。(4)不同类型培训机构的资源附着性。①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教育培训资源的附着性最强,与文体艺术培训机构在空间具有一致性。②文体艺术培训机构对市场群体资源的学生群体资源中小学生群体表现出明显的附着性,产业集聚特征不显著。③教学辅助培训机构对教育培训资源的附着性最高,其次对市场群体资源中的精英群体表现出极强的资源附着性。④英语/语言培训机构对于市场群体资源中学生群体的资源附着性最为明显,产业集聚性不明显。⑤综合型培训机构对于教育培训资源的附着性极高,对市场群体资源中精英群体的附着性也很明显。(5)城市旧工业区——纺织城与城乡边缘区——长安大学城这两个区域内的培训机构均对市场群体资源和教育培训资源有附着性,对空间物质资源中的交通资源附着性表现明显。具体来看,①城市旧工业区——纺织城内培训机构在北部边缘形成小范围集聚;主要对空间布局资源的交通资源,市场群体资源尤其是稳定性群体资源和教育培训资源表现出明显的附着性。②城乡边缘区——长安大学城的培训机构在空间分布上集聚特征明显,形成“一高一低”的集聚区。附着性最强的为市场群体资源中的稳定性群体资源和学生群体资源。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等6部门颁布的《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具体实施,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与传统足球强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仍然处在探索前行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当前校园足球的推广与普及面临政策、学校、家庭、社会等一系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校园足球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商丘市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和优化策略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国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越来越重视,各级体育部门也积极拓展群众体育项目,促进人民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柔力球运动是一项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运动项目,以其浓厚的太极韵味、“弧形引化”的技术特点及独特的健身功效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喜爱,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之一。襄阳市作为我国开展柔力球运动较早的地区,于2011年就成立了协会,组织机构健全,有效地推动了柔
2014年以来,党和国家高瞻远瞩、总览全局,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明确提出立法和改革并行,要求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法治保障。京津冀法治协同是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国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和保障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顺利实施的内在需要。京津冀法治协同强调三地间的相互配合,以现有立法体制为前提通过立法、执
明礼崇德是社会个体安身立命之本。青少年处于内心成熟度加快、体貌特征变化较大的转折时期,常表现出叛逆、焦灼、矛盾等不良心理特征,易对自身生活感到迷茫。因而,从青少年熟知的家庭环境出发,运用家礼对青少年的外在言行仪表及内在思想精神进行引导规约,可助其形成契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三观及对社会事物的良好辨别力、决策力和执行力。文章选取12至18岁的初中和高中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探寻当前青
谬误研究是逻辑学领域长盛不衰的课题,从标准谬误论到非形式谬误研究的兴起,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谬误研究者,尤其在逻辑实践转向之后,学者们对于非形式谬误的探究不断深入,道格拉斯·沃尔顿(Douglas Walton)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本文选择以对话语境为切入点,以非形式谬误研究和谬误的语用论为理论基础,以沃尔顿是“如何通过对话语境把谬误变成合理的论证的”这一问题为核心,对沃尔顿基于对话语境的非形式谬
教师人才专业化作为我教师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师教育发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体育硕士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其教学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学科教学知识作为教师教学的核心知识构成,在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内七所高校内即将毕业的体育硕士学科教学知识(PCK)进行研究。通过量表对177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体育产业在近些年的表现十分抢眼,逐渐成为扩大内需、促进就业的强有力抓手。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体育产业已逐渐发展成为当下市场潜力巨大、带动效应极强的行业,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外先进经验表明,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同样,体育产业政策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体育产业在不断
中央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所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现代卫生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由于美军开展细菌战的威胁和中国境内流行传染病的影响,中共中央于1952年初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随后,一系列相关机构在全国纷纷建立,爱国卫生运动迅速扩展至各省、区。为适应全国形势,内蒙古地区也相应的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20世纪50年代的内蒙古地区的爱国卫生运动,因应对境外细菌战而兴起,目的是为了促进本地区民
随着国际投资的快速发展,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投资者走出国门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涌入中国。然而,投资者与东道国也时常出现利益的冲突。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方法很多,但通过ICSID解决国际投资争端是目前受到世界普遍接受的解决方法之一。ICSID规则中的管辖权规则是解决国际投资冲突的基础规则,但由于ICSID对管辖权的相关规定没有进行统一规定,且仲裁庭对其的解释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实践中可能会损害到
唐太宗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汉时代”之后又一次“大一统”的时代。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四百多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唐太宗急需在各个方面加强统治,巩固统一。历史学作为思想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太宗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历史学发展的控制。作为历史上少有的融“开创之主”和“守成之君”为一体的帝王,唐太宗非常注重学习历史知识,善于总结历史上理国资治方面的经验教训来为自己治国理政服务。唐太宗为了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