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rus)“牛奶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组织病理学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rus)于1981年已被列为我国海洋水产养殖对象。自50年代起,我国海洋生物科学工作者已对其陆续作了一些研究。由于三疣梭子蟹具有生长快、环境适应能力强、病害少、市场价格高、国内外价格稳定等特点,使得各地三疣梭子蟹养殖不断升温。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疾病接踵而至,特别是细菌性疾病,给三疣梭子蟹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对2004年至2005年间在浙江省舟山市三疣梭子蟹养殖及暂养场样品采集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了一种危害相当严重的细菌性疾病,感染迅速,发病范围广,一旦发病很快就会蔓延全池。该病多发生于9月至翌年2月,9~11月的育肥期为发病高峰期。该病发病急,病程短,短时间出现大面积死亡。发病率高,达到60%左右,死亡率更高,基本上是100%,常造成急性死亡。本病的主要症状为在早期活动减缓,呼吸困难,对外界刺激反应慢或基本不反应,潜于水底。随着病情的发展,呼吸更加困难,常因缺氧而浮出水面或爬上岸。到了晚期,食欲彻底的废绝,各附肢关节膜处可见肌肉白浊,切断附肢,肌肉液化成乳白色液体自然滴下。打开头胸甲,部分鳃丝变黑,有的鳃丝内有细沙或泥土沉积,内脏各组分已看不清,心血窦及消化系统仅可见大概形状,肝胰脏、生殖腺溶解成乳白色,血淋巴液变为乳白色,如牛奶一般流体物质,自然流下。依照发病症状和当地养民的习惯,我们将其称为“牛奶病”。从患“牛奶病”的三疣梭子蟹体内分离到3株病原菌S1、S2和A1,革兰氏染色均为阴性、弯或直的短杆菌、能运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均生长良好。生理生化特征测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3株菌分别与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极其相似,进一步对3株病原菌16SRNA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测序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结果显示菌株S1、S2和A1分别与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和恶臭假单胞菌自然聚类,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分别高达99.80%、99.44%和99.79%。综合以上结果可将S1、S2和A1菌分别鉴定为溶藻弧菌、哈维氏弧菌和恶臭假单胞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所分离的3株菌对三疣梭子蟹、中华绒螯蟹及昆明系小白鼠均有明显的致病作用。其中人工感染发病的三疣梭子蟹症状与自然发病相似。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此3株菌均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等高度敏感;而对磺胺二甲噁唑钠、磺胺二甲嘧啶钠、磺胺嘧啶钠等不敏感。将人工感染发病的三疣梭子蟹分别取鳃、螯足肌肉、步足肌肉、游泳足肌肉、肝胰脏等脏器作常规石蜡切片,作病理组织学分析,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肝胰脏大面积坏死,程度非常严重,细胞溶解消失,局部可见细胞核固缩、碎裂或崩解。鳃腔扩张,
其他文献
笔者结合个人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反思认为:要想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我们美术教师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创造性思维教学的推动应以教学环境的布置、教学方法
2017年中国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Sc
每年春冬两季都可能会有季节性流感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季节性流感对人类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当新的流感病毒流行株出现,且人类对该流行株不具有有效抵抗力时,便
《牛津初中英语》由译林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编写出版。通过在南京和苏州开始的试用,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己在省内全面推广。有人认为新教材在教育观念和编排体系上的改革力度是八十年代以来最大的一次。它带给我们一线教师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面对牛津英语教材,我们应做好哪些准备?    一、译林牛津教材的诞生背景    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花费了极大的人力财力,但是效果却不如人意。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与国
随着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地不断深化,初中生物的教学方式也有了一些改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的培养学生的适应意识.在初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有着两个重要的任务,不
课程教育改革中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对教学
数列求和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乘积求和的相关问题,而关于具体的运算方法总是很多学生所不能接受的,我们总是就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运用错位相减的思想和方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