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缓解基建领域产能过剩、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及互联互通,中国政府于2013年首次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由中国政府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其基本原则为平等互利,根本属性是共同发展。该战略明确提出以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为突破,将提振这一区域对钢铁产品的需求,为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创造了新的历史契机。而随着区域贸易的最新发展,关税及非关税措施等传统贸易壁垒对贸易的阻碍作用及影响力逐渐减弱,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以促进贸易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已成为各国政府及学者关注的新热点。聚焦"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基于我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出口增长乏力的现实困境,测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对我国钢铁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具有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贸易便利化及"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各经济组织及该领域权威学者对贸易便利化内涵的诠释,构建了包括五个一级分项指标、共计18个二级具体指标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评价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精确计算了每个一级指标对总体便利化水平的贡献比例。接着对"一带一路"沿线45国和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综合指标及各个分项指标水平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程度较低,一半以上的沿线国家贸易不便利;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明显呈现出"两边高、中间低"的特点。然后,本文构建引力模型,选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以及其他解释变量数据,时间跨度为2008年到2015年共八年,分别实证检验了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综合指标和五个分项指标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内生产总值、进口国人口规模、进口国市场开放程度、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是影响中国对其钢铁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其中,尤以贸易便利化对出口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而是否签订自由贸易协定这一虚拟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五个分项指标中,对中国钢铁产品出口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的解释变量有政府规制、电子商务以及金融服务,其他两个则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于贸易潜力测算的结果显示,中国对中亚地区钢铁出口贸易已经饱和,进一步增加出口难度较大,而对东亚和南亚诸国则仍然有非常大的贸易发展潜力,值得特别关注。最后,基于本文的发现给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