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国家层面的教育目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认真研读国家制定的学科课程标准,将学科层面的课程目标细化、分解成课堂教学层面的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进行课堂的评价任务和学习活动设计,制定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基于课程标准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与实践”运用了文献法、实验法和观察法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先,笔者对国内外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了梳理,将现代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立足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九年级上册《延续文化血脉》一课为例,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与传统教学设计思路不同,《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立场通过“确定学习目标——制定评价任务——设计学习活动”的基本思路为教学活动制定的实施方案。通过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课程目标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确定学习目标,再依据学习目标确定评价任务,然后依据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设计学习活动,从而形成《延续文化血脉》一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目标表述的内容包括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结果或学习的程度、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途径或条件。评价任务与确立的学习目标相对应,包括情境、知识点、具体任务三个要素,驱动、调节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活动为达成学习目标、实施评价任务提供方法、途径和条件。最后,根据基于课程标准的《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效果,反思《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和不足,从而对基于课程标准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设计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改进的设想,以便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使学习目标能够真正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深入思考、深度学习。以期提高教师分析和解读课程标准的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案,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从而更好地落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目标和理念,让《道德与法治》课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