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定型化的行政处罚方式,是指非由法律、行政法规所设定,在现实的行政执法中为有效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由行政机关基于特定的行政关系向特定的行政相对人科加一定义务的行为方式。作为一种创新的行政处罚手段,经过实践证明可以为解决复杂棘手的社会管理问题提供良好的治理对策。通过对实践中的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进行梳理,可以将其类型化为声誉罚式的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体验式的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和即时教育式的非定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定型化的行政处罚方式,是指非由法律、行政法规所设定,在现实的行政执法中为有效实现一定的管理目标,由行政机关基于特定的行政关系向特定的行政相对人科加一定义务的行为方式。作为一种创新的行政处罚手段,经过实践证明可以为解决复杂棘手的社会管理问题提供良好的治理对策。通过对实践中的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进行梳理,可以将其类型化为声誉罚式的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体验式的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和即时教育式的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并分别借助耻感文化的法文化基础、同态复仇的合理精神内核、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实现有效的惩戒机制。在类型化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非定型化行政处罚具有以执法机关自行创设为来源、处罚形式具有创新性、以发生违法行为为适用前提、内容更偏重教育性等特点。从实践层面看,非定型化的行政处罚方式具有治理效果良好、实现行政处罚的手段和目的相统一、缓解与相对人的执法关系的功能与价值;然而,行之有效的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无论从实践层面上还是理论层面上看,都面临着一个选择的困境,即如何处理处罚不符合“处罚法定”的要求,但处罚效果确实比传统的法定处罚种类有效的问题。着眼于行政国家理念下的行政管理的需要、破除“处罚法定”原则的弊端、避免法律滞后性的阻碍等三个方面,对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存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初步得出要允许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有一定的存在空间的结论。对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实践中的困境分析,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法律规制。缺少法律规制下的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存在着执法过程中的处罚定位不明、可能侵害相对人合法权益、泛化与滥用等负面问题,其背后有着行政机关内部缺少相应的协调机制、现行行政处罚体系缺少创新性处罚的发挥空间、非定型化行政处罚的设计缺少科学性等深层次原因。构建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的法律控制机制,是为了在允许其存在的条件下,避免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被滥用。在《行政处罚法》即将迎来的重大修改中,其对行政处罚种类问题的修改动向对非定型化行政处罚方式研究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等方面提供了方向引领。需要以尊重处罚的现实有效性、坚持处罚的合理性、保证处罚程序的正当性、突出体现处罚的教育性、强化对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的监督和制约等原则为前提,从适用对象、创设准据、程序规范以及创设后果等方面对展开对非定型化行政处罚的法律控制,将其控制在规范层面的范围内,作为创新治理方式的一种尝试,进而为解决行政治理顽疾提供立法的实验与回应。
其他文献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鉴于法律有定纷止争的功能,公众通常认为立法语言应该是精确和清晰,以便法律能有效地调整社会秩序。但是法律是相对静态的,社会生活却是动态的,在不断变化的。如果要使用静态的立法语言来调整现实世界中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立法者则需在法律规范中借用模糊性表述。从语言学的本质来看,语言是模糊的,法律规范需要借助模糊的语言表达出来,立法语言存在模糊性也就自然而然。首先,本文概
伴随着数字经经时代的来临,算法在市场竞争场景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这是因为算法作为数字经经时代的“基础性语言”,有利于提高经营者决策的质量和效率;但同时对其他市场主体来说也会产生多维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算法适用风险层出不穷。其中,当算法适用于价格领域,市场经经可以借助算法来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及时反映市场价格信号,以此调节社会生产,即算法可凭借对海量消费数据的分析,根据产品市场需求、市场价格波动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文化政策的出台以及卫视综艺版权费的水涨船高,在移动终端普及的背景下,网络综艺凭借着更为自由的内容生产模式、多元化的节目形式、精准的节目受众定位,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相继诞生了诸如《晓说》、《奇葩说》、《火星情报局》、《吐槽大会》等大批深受观众喜爱的脱口秀节目。激烈的网综市场竞争环境下,主流文化越来越难以满足多样化的受众需求,在我国开放包容的多样文化背景下,网络脱口秀综艺节目中逐步
磋商既是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部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探索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多元救济机制的制度创新。作为仍处于探索成长阶段的新生事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在规范指引和运行机制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就建立基础而言,将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作为政府索赔请求权的基础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且对于磋商法律性质的定位也很模糊,不利于整个制度的顺利推进和良性发展。此外,磋商制度在实践探索中也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民的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公民积极维护自身权利原本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但随着现实中维权案例的增加,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的过度维权行为却愈演愈烈。过度维权行为的刑法性质认定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具有较大争议。关于过度维权行为的定性,学界主要有“无罪说”、“有罪说”、“折中说”三种观点,在司法实践中,由于行为人采取的维权手段多种多样,导致过度维权类案件的刑法性质认定存在混乱,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国际金融监管当局充分认识到商业银行杠杆过高带来的弊端,为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杠杆率监管被引入到《巴塞尔协议Ⅲ》中并成为构建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现阶段去杠杆更是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微观主体具有高杠杆经营的属性。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商业银行杠杆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机制,对于保证银行体系健康运行,规范银行业务经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时代,传播信息途径和方式的改变,信息传播更通畅、更简单,导致各类信息泛滥,同时人们吸收信息的能力并没有巨幅提高,这导致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企业若想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变得难上加难,此时竞价排名服务便应运而生,其以定位精准、资金投入少等特点,迅速成为企业挖掘潜在客户,激发消费需求,以获得更多交易机会的工具。然而,竞价排名服务为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企业之间的纠纷,其中竞价排名商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是当前社会日渐重视的领域,也是企业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国内外现有研究针对特殊企业形制内的员工心理问题缺少必要的关注。目前中国民营企业中超过85%为家族企业,这意味着除了国企的员工,大部分的职业人都在家族企业中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笔者在YJ社工机构实习期间,参与A公司员工心理健康建设项目,遇到案主C员工。在访谈中,发现案主许多事情无法向他人倾诉,在A企业中也十分没有归属感,难
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大幅降低了网络用户的传播效率,也极大削减了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成本;随着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快速迭代与网络服务提供者经营规模的扩张,侵权行为频繁发生。但是由于网络用户基数非常庞大,造成直接侵权行为呈现地理位置的散在性和各时段的全覆盖性;这使得权利人向直接侵权人维权显得不具备经济性和可行性。由于网络服务提供者向直接侵权的网络用户提供服务,从客观上帮助了直接侵权行为的实现。欲降低侵权风
刚进入企业的新员工由于存在个体特征的差异,对于自身岗位的适应情况会不尽相同。客观而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并完成角色转变,由此可能产生新员工的岗位适应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新员工在公司的方方面面,包括业务技能掌握、部门人际交往、行为处事方式、企业文化理解等等。一般而言,企业会利用其人力资源部门来解决新员工的适应问题;而在入职培训以后,如果新员工达不到岗位要求便会面临离职的风险,这就增加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