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对于其作品英译者葛浩文的翻译是否忠实问题引起了学者、媒体的热烈讨论,而事实上,这是一场关于“该怎样翻译”的翻译伦理问题的讨论。基于此,本文从翻译伦理角度,以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为评价标准,探讨了葛浩文在翻译莫言小说《丰乳肥臀》中文化负载词时采用了哪些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这些策略和方法译者实现了哪些翻译伦理,以期从词汇层面分析葛浩文译作受欢迎的原因,从而提高对汉英翻译活动的认识,促进中西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理论由五种翻译伦理模式组成,即强调忠实再现源语文本的再现原理、主张忠于客户要求的服务伦理、努力促成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交际伦理、要求译作符合目标语文化规范的规范伦理,以及强调译者责任书面化的承诺伦理。它们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再现原文是任何翻译实践活动发生的前提,任何翻译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服务于特定的客户。目的的实现与否取决于读者是否能够理解译文,而符合目标语规范是帮助读者认知的重要前提。如果译者书面保证遵循上述翻译伦理,他就实现了承诺伦理。事实上,如果译者实现了前四种伦理,他就实现了承诺伦理。 研究发现,葛浩文根据语境对文化负载词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了切斯特曼的全部翻译伦理,并且异化和归化策略在不同语境下可以实现同一个伦理。异化策略比归化策略能更好地实现再现伦理、服务伦理和交际伦理。但是删节策略的情况较为不同。该策略有助于实现服务伦理,但违背了再现伦理和交际伦理。即使如此,这并不影响葛浩文的译作在整体上实现了所有翻译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