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叔华小说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叔华是五四时期崛起的“第一代女作家群体”[1]中的代表人物。她独树一帜的小说风格,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创作经验。本文拟以其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以《花之寺》、《女人》和《小哥儿俩》三部小说集为特例进行分析,探求其小说的思想特色和艺术风格。
  论文第一部分简要论述凌叔华生平及其创作概况,并通过分析其笔下的两类——妇女和儿童,指出其小说在思想方面与同时代其他女作家相比体现出的个性,挖掘其深刻的思想意蕴。
  论文第二部分首先简要分析凌叔华小说的“温婉”风格及其形成原因,指出这一风格创造性接受契诃夫及曼斯菲尔德影响的艺术渊源,并论述其小说在叙事风格、结构特色和意境营造等方面所呈现的艺术特色。
其他文献
青州是山东中东部地区回民较多的县份,回民自元明时期长期定居于此,与汉民交流日益密切,在保留自身民族特点、风俗习惯的同时,语言、生活等各方面逐渐向汉族靠拢,形成了与汉民语言总体基本一致却又保留自身特点的语言面貌。现有研究成果中,青州回民汉语方言的特点还鲜少有人关注,对于其语音、词汇方面的调查研究也还不够充分。  本文以青州回民汉语方言的语音和词汇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当地语音、词汇情况的基础上,
学位
王充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所著的《论衡》是东汉子书著作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之一。本课题以《论衡》文学研究为中心,探究其独特文学思想和多元文学特色的成因。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及三章正文内容,绪论介绍东汉散文及子书的研究情况,梳理王充及《论衡》在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简要回顾和评述与《论衡》文学研究相关著述,同时指出当前《论衡》文学研究缺乏整体性视野的现状。  第一章概述王充其人的家世生平与东
学位
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登诗坛的冯至就已颇受鲁迅赏识,鲁迅称其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然而,作为一个始终在积极探索的诗人,冯至很快就不满沉溺于一己之哀愁的浪漫主义抒写,而渴望在诗中表现生命的沉思。经过长时间的沉潜,终于在十年的沉寂之后,冯至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创作高峰——《十四行集》。《十四行集》的出现标志着诗人在创作上完成了对现代主义的吸纳与融合,是中国新诗的一次现代性转换。本文试图从诗歌叙述
学位
本文的研究对象“超媒体美学”是叶维廉在1977年撰写的文章《出位之思:媒体及超媒体的美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既强调媒体自身的表现性能,又在此基础上强调各艺术媒介的互照互通、兼容互摄,以此来开拓现代艺术创作的美感表现领域。本文由此出发,系统考察叶维廉在五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关于“超媒体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创作实践。以下是本文的整体架构:  绪论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对目前的叶维廉研究、尤其是对叶维廉作品的跨
学位
叶灵凤等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便成名的现代主义作家南来香港时便带来现代主义的气息。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文艺新潮》掀起现代主义浪潮以来,六十年代初的刘以鬯、岜南到七十年代的西西、也斯等作家的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一直延续不断。董启章承接了香港的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传统,同时也受到普鲁斯特、卡尔维诺、艾柯等西方作家和夏目漱石、大江健三郎等日本作家的影响,以跨越古今、东西的视野进行跨界写作的实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写
学位
诗歌叙述学研究正在兴起,并已成为诗学研究的新的领域。作为非传统的叙事文本,诗歌具有独特的叙述特性与意义。从宏观来看,诗歌有单首诗歌,也有组诗。组诗是若干单首诗歌的集合体,从实际作者的创作来看,这种组织形式并非随机产生而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但组诗的叙述并未受到关注。  本篇论文以新时期组诗为文本例证,重在探索诗歌系列叙述以及“聚焦”这一核心概念带来的对组诗艺术效果的创造。其目的在于探究两个问题:作为
学位
《恒言录》是清代钱大昕所作的一部收录常言俗语的辞书,包括卷一吉语类、人身类、交际类、毁誉类,卷二常语类、单字类、叠字类,卷三亲属称谓类,卷四仕宦类、选举类、法禁类、货财类,卷五俗仪类、居处器用类、饮食衣饰类,卷六文翰类、方术类、成语类,共6卷745条语汇,词义涉及范围广,书证较为详实全面,为研究汉语常用词汇及方言俗语提供了丰富语料,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较高价值。纵观前人已有成果,针对《恒言录》词汇内
“母亲”形象的书写一直经久不衰,作为一个女性作家,王安忆绝大部分小说都将聚焦点集中在女性身上,关于女性书写,母亲书写必然首当其冲,王安忆在作品中呈现了形形色色的母亲形象,对母亲形象的思考与重新书写,反映了王安忆不同阶段对母亲形象的认知和女性意识的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时代背景与个人经验的影响。  本文试图立足王安忆文本中的母亲形象,通过采用文本细读、经典作品阐释,并结合叙事学相关理论,系统探讨、完整展
学位
东汉末期,中央集权日趋衰微,吏治腐化朽败,土地兼并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经学内部也发生极大变化。社会上逐渐产生了要求整顿社会风俗的思潮,批判腐朽风气的声浪日渐响亮。应劭由此撰写《风俗通义》,其书记载了大量民间习俗与传闻,较为系统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俗,是研究汉代礼仪制度、社会文化的重要史料。在其中,应劭将地理独立列为《山泽篇》,并于此篇中选取了十四条地理实体进行地理书写。  本文旨在探讨应劭《风俗通
八股文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  在它存在的500余年和废除后的100余年里,与其一直相伴的是优劣、功过、存废的巨大争议。而经义化的内容取向,程式化的写作方式,单一化的选才路径尤其为后人诟病。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事物的产生和消亡都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八股文自然也不例外。无论把它作为遗迹供后人凭吊,汲取教训;还是作为遗产供后人继承,取其精华,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意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