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我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期发现结肠癌或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对改善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有极大意义。结肠腺瘤性息肉(Colorectal Adenoma,CRA)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同样呈增高趋势。本文旨在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率、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特点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福建省老年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早期发现结肠癌或结肠癌的癌前病变,对改善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有极大意义。结肠腺瘤性息肉(Colorectal Adenoma,CRA)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同样呈增高趋势。本文旨在探讨结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率、发病机制及其临床特点与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福建省老年医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行电子肠镜和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1529例,根据消化系统彩超检查结果,以是否患有NAFLD,分为NAFLD组647例,和非NAFLD对照组882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人史、既往病史及代谢指标等,比较两组有无差异。所有患者均同期内完成电子结肠镜检查及消化系统彩超检查,记录是否检出结肠息肉,检出结肠息肉的患者记录息肉的数量、大小及病理性质。采用卡方检验分析NAFLD是否与结肠腺瘤性息肉相关,及NAFLD是否与结肠腺瘤性息肉的数量、大小及其病理性质相关。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NAFLD患者患有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几率高于非NAFLD患者,NAFLD与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病密切相关。未发现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大小、数目及高危腺瘤性息肉的数目与NAFLD相关。结论NAFLD与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病密切相关,在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作用。NAFLD患者患有结肠腺瘤性息肉的可能性高于非NAFLD患者。因此,可以在明确是否患有NAFLD后进一步评估肠镜检查的必要性。已经明确NAFLD诊断的患者,在治疗和改善肝脏功能的同时,应尽早完善电子结肠镜检查,若发现结肠息肉,尽早行内镜下治疗,并于治疗后定期复查肠镜。在此基础上,患者能早期发现和治疗结肠腺瘤性息肉,对减少结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Mig-7促进胶质瘤迁移、侵袭、增值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过程中MAP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临床胶质瘤标本(60例),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CD34-PAS双重染色分别检测Mig-7蛋白及VM的表达情况。培养正常星型胶质细胞株HA1800,胶质瘤细胞株:H4、SWO38、U87MG,检测四株细胞中Mig-7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小干扰RNA转染抑制U87MG细胞系Mi
目的本文拟对本中心应用二代冷冻球囊完成的手术病例开展回顾性研究,评估应用肺静脉前庭分段隔离技术治疗在肺静脉共干房颤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统计1027位2014年1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接受经皮冷冻球囊消融术的患者的资料,包括患者术前的基线资料、术中的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术后随访的情况,分为共干组(41例)与非共干组(986例),通过比较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估冷冻球囊消融治疗具有肺静脉共干的房
目的:许多患者即使在术中已经完整保留了面神经解剖结构的情况下,仍在术后出现周围性面瘫的神经功能症状。本文旨在探讨听神经瘤术后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进一步为改善患者术后面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符合条件的43例听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均由同一教授主刀,且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的方式,在I
目的:评估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鉴别颅内孤立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瘤(SFT/HPC)和脑膜瘤中的应用价值;同时探讨联合这两项技术在鉴别诊断中的诊断效能,以期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和96例经病理证实的SFT/HPC患者和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术前CT检查、常规MRI检查(包括平扫+增强检查)、DWI检查和SWI检查。根据2016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福建地区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病理类型息肉的发病危险因素,以期为预防结直肠肿瘤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期间通过电子结肠镜检查后诊断为结直肠息肉患者共579例,其中腺瘤型息肉(CAP组)379例(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非腺瘤型息肉(NCAP组)200例(包括增
【研究目的】明确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的疗效,探讨影响射频消融手术成功率的心电图参数。【研究对象与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频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按射频消融手术是否即刻成功,将入选的154例患者分为手术成功组和手术失败组,并进行如下方面的研究:1、计算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射频消融手术的成功率;
目的:评价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TTE)在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麻醉前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分析方法,纳入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入院,1049例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治疗的成年患者。纳入的研究对象包括967例术前行TTE检查的患者及82例术前未行TTE检查的患者。收集
【目的】神经炎症反应是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活化的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神经炎症最重要的细胞成分之一,它通过分泌多种细胞因子与神经元细胞和其他中枢神经胶质细胞相互作用。本研究试图识别与小胶质细胞活化机制相关的基因模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寻找相关药物。【方法】我们从NCBI-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了6个芯片数据集(GSE18740
目的研究不同分子亚型I、II期乳腺癌中新辅助化疗的趋势,探讨分子亚型、临床分期以及诊断年份对新辅助化疗的影响。方法利用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ational Cancer Database,NCDB)筛选出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I期和II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纳入的变量有:年龄、种族、诊断年份、分子亚型、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Charlson/Deyo评
目的:探讨骨折端局部注射高聚金葡素对大鼠新鲜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健康6月龄SD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20只)共3组:正常对照组(A组),生理盐水注射骨折端组(B组)和金葡素注射骨折端组(C组)。各组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通过手术方式建立新鲜骨折模型。建模后,C组大鼠在术后第1周起每周骨折端局部注射金葡素0.1ml,B组同时期进行骨折端注射等量生理盐水,A组不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