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提高,生活方式改变,颈椎病的发病趋向年轻化,颈椎病导致的颈痛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针刺是临床常用的治疗颈椎病颈痛的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其治疗机制尚不清楚。在现代研究技术中,功能磁共振(fMRI)以其无创性地实时观察脑部神经活动的变化而成为目前研究针刺镇痛机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利用fMRI分析电针治疗前后颈椎病患者的静息态脑网络的改变,初步探讨电针治疗颈椎病的中枢机制。方法选择20名颈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百劳组、百劳+中渚组),每组10人。治疗前,对其行fMRI检查,每人均按组别接受电针治疗10次,每隔2天电针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于第10次治疗结束后的第二天复查fMRI.采用治疗前后的疼痛量表(颈痛NPQ量表和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进行临床疗效评价。fMRI检查采用Siemens Avanto1.5T磁共振,使用标准正交头颅线圈,磁共振头部横轴位扫描,定位线置于眉弓连线水平,解剖图像采用T1加权三维快速扰相梯度翻转恢复(3D-SPGR)序列,参数为TR/TE=24ms/6ms, FA35°,层厚0.9mm, FOV=240mm×240mm,矩阵=256×256;fMRI扫描序列采用T2-EPI-GRE,参数:TR/TE=2000ms/30ms, FA90°,层厚4mm,间隔lmm, FOV=240mm×240mm,矩阵=64×64,扫描时间为6min。数据处理采用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软件(SPM8)对功能数据进行预处理;再采用北京师范大学研发的脑功能数据处理软件(Resting-State fMRI Data Analysis Toolkit, REST)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后颈痛症状均得到改善,各组的颈痛NPQ量表及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在治疗前后的评分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分别电针治疗10次后,均以双侧后扣带回为种子点,比较电针前后脑功能连接的改变,在百劳组,与双侧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减弱的脑区有双侧小脑后叶、小脑山坡、双侧梭状回、左侧楔前叶、左侧中央旁小叶、左侧顶上小叶、左侧中央后回;与双侧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强的脑区有双侧距状回、左侧小脑前叶、左侧舌叶、右侧枕中回。在百劳+中渚组,与双侧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减弱的脑区有双侧直回,双侧前扣带回,双侧眶回,下丘脑,左侧岛叶,中央前回,左侧穹窿回,右侧楔前叶,右侧额叶内侧回,右侧角回;与双侧后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增强的脑区有右侧小脑后叶、双侧距状回,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枕中回,右侧梭状回,右侧穹窿回。结论针刺是通过调节脑内多个脑功能区所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网络而发挥效应的。同时,穴位配伍对脑网络调节有增强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