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社会心理学强调个人是如何感知,理解和解释这复杂的社会的,研究个体印象形成和群体印象形成,对理解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看待社会群体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三个研究展开,对个体印象形成和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方式和过程进行探索和检验。首先,研究一是对前人研究的检验,即在个体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的信息加工模式更符合哪种数学模型。然后,探索群体印象形成的信息加工模式。研究二探索在热情维度上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研究三则探索在能力维度上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研究一采用个体名片法,通过设定名片中个体的热情、能力值,对个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进行检验,观察是否符合加权平均模式。通过折线拟合和t检验,结果显示个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更符合加权平均模型。研究二是对研究一的推进,检验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研究2A采用3人群体名片法,在热情维度下,通过给名片中的群体成员热情特质赋值,探索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通过折线拟合和t检验,结果显示在热情维度上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更符合平均模型。研究2B是对研究2A结果普适性的检验。将群体规模扩大为5人,采用群体名片法,探索群体热情印象加工模式。结果与2A一致,即在热情维度上,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符合平均模型。研究三是对研究二的补充。探索在能力维度上,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研究3A以3人群体为例,采用群体名片法对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能力维度上群体印象形成更符合加权平均模型。研究3B是在5人群体条件下对研究3A结果普适性的检验。结果显示与3A一致,即在能力维度上,群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可能更符合加权平均模型。研究3C是对研究二、研究三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探索。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由于感知者的群体热情和能力心理权重不同。研究3C通过迫选法和分配法,比较在群体中热情维度、能力维度的权重。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显示,个体对群体的热情维度和能力维度的心理权重存在显著差异,能力维度的权重显著大于热情维度的权重。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个体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更加符合加权平均模型;在热情维度上,群体热情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更符合平均模型;在能力维度上,群体能力印象形成的加工模式更符合加权平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