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287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嗜血杆菌在我国广泛流行并致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之一。本研究在河南及其周边省份猪群开展大规模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病原流行病学、培养特性、毒力特性以及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表达等进行了研究。
  1.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
  通过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2016.03~2017.12),并对前期实验室分离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2013.01~2016.02),2013 年~2017 年从河南及其周边省份的2445个病例样本中共分离出531株副猪嗜血杆菌,总分离率为21.70%。对217 株的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最为流行的血清型为 4 型(62 株,28.57%),其次是5型(38株,17.51%)、12型(26株,11.98%)、13型(18株,8.29%)、7型(16株,7.37%)和14型(12株,5.53%),以及少量1、2、3、8、10、11和15型,未鉴定出6和9型,未能定型的有24株(11.06%)。与前期研究结果相比,近年来在河南及周边省份猪群中,4型仍是最流行的血清型,但5型明显下降,7和12型明显上升。
  2. 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分析
  2013年~2017年,副猪嗜血杆菌在不同年份的分离率介于18.12%~30.31%之间;不同月份的分离率介于15.64%~29.66%之间,其中夏季的分离率最低,冬季最高,表明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组织的分离结果显示,肺脏的分离率最高,为21.51%(526/2445);其次是心血18.75%(439/2341)和脑18.21%(57/313),其他组织的分离率均在10%以下。副猪嗜血杆菌最常见的共感染菌是链球菌40.76%(128/314),其次是大肠埃希菌30.89%(97/314)和多杀性巴氏杆菌13.69%(43/314),表明该菌与其它病原菌的共感染情况非常严重。
  3. 副猪嗜血杆菌的培养特性和小鼠毒力试验
  对 93 株副猪嗜血杆菌的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活菌峰值超过 1.0×109 CFU/mL的4型菌株比例为10/23,5型为17/24、12型为15/23、13型为15/18。对128株副猪嗜血杆菌的进行了小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14型、4型、13型和1型菌株毒力普遍较强:31株4型菌株的LD50介于5.00×107~7.00×108 CFU,20株13型介于3.40×107~8.45×108 CFU(另1株13型的LD50为4.00×109 CFU)。其次是7型和12型:7株7型的LD50介于4.80×107~1.93×109 CFU;28株12型的LD50介于4.81×107~5.06×109 CFU(另1株12型的LD50低于3.00×106 CFU);另外, 35株5型的LD50介于4.60×107~9.10×109 CFU(另2株的LD50较高为1.99×1010CFU,1.71×1010 CFU)。这些试验为进一步进行疫苗候选菌株的筛选提供了参考数据。
  4. 副猪嗜血杆菌主要抗原基因的重组表达
  对副猪嗜血杆菌8种保护性抗原基因(ompD15、Hps-06257、PalA、ompP2、gapA、oapA、groEL和hxuB)在47株副猪嗜血杆菌不同血清型中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8种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不同血清型中广泛分布,基因比对结果显示每种基因在不同血清型中保守性较高,同源性98%以上。我们对其中4种抗原D15、HPS-06257、palA、ompP2进行了重组表达,最终rD15、rHPS-06257和rpalA在BL21中获得成功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rD15和rHPS-06257均以包涵体形式高效表达,分别占其菌体蛋白总量的45.13%和44.84%;rpalA表达量相对较低,以包涵体和可溶性形式同时存在。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3种重组蛋白均可与副猪嗜血杆菌疫苗免疫猪的血清反应,说明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副猪嗜血杆菌病亚单位疫苗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应变能力是当前地理教师面临的迫切任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是在小学地理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由于当前地理课是非统考科目,地理课在部分人心目中就成了所谓的“豆芽课”,学校
期刊
对诗歌的考查,近年来在一些地区中考中屡见不鲜,分析各地中考试卷,会发现诗词阅读鉴赏题的考查角度主要有三点:一是景物描写,二是作品的思想感情,三是艺术手法。下面就这三点作一阐述。  一、关于景物描写  一切景语皆情语。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因景生,景以情合,二者紧密联系,密不可分,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产生美妙的诗歌意境。  古人写诗往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关注景物描写,要求我们能用自己的
期刊
好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还能使有限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时间变得无限,变得高效。下面就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谈一谈本人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第一堂英语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在第一堂英语课上会首先用英语给学生问好。比如:Hello! Everyone, nice to meet you. I’m glad to be your Eng
期刊
近年来,在新课标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改变了逐句讲解的老方法,按照精讲多读的原则探索讲读技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几种行之有效的讲读技巧。  一、围绕主题,巧妙导入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主题,即标题所涵盖的内容。标题对一篇文章来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许多课文我们都可以从标题中窥探文章的整体。对于这类课文,我们应该从解题入手,紧扣课题,巧妙开讲,然后展开分析。
期刊
只“务虚”不“务实”的校长,学校发展无望;只“务实”不“务虚”的校长,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校长。校长要善于把“务实”和“务虚”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成为学校管理的“理论家”,又能成为学校管理的“实干家”,就能赢得形象,赢得威信,赢得学校的发展。  优秀的教练,绝不会冲上赛场去赢得那本来属于运动员的欢呼雀跃和荣誉。优秀的管理者也会实干,但他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别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思考问题上。  如果把校长在
期刊
三氮脒是一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高效抗血液原虫药,主要用于治疗牛、羊、犬的伊氏锥虫病和媾疫锥虫、巴贝斯梨形虫病及泰勒梨形虫病。该药物在动物体内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分布广泛,消除缓慢,容易造成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蓄积。但是目前尚无人建立三氮脒在羊组织及羊奶中的残留检测方法,我国、欧盟国家及美国等也尚未制订三氮脒在羊组织中最高残留限量。国内外也未见有该药物在羊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报道。为此,本试验建立了羊肌肉、肝脏、肾脏组织和羊奶中三氮脒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该药物在羊
氟是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适量的氟摄入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氟的长期和过量摄入则对机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的损伤。本研究通过体外建立氟暴露小鼠成肌细胞 C2C12 细胞模型,从 PI3K/AKT信号通路、线粒体功能、内质网应激、细胞自噬和炎症因子的角度研究氟对C2C12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试验结果如下:
  1. 氟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C2C12细胞凋亡
  C2C12 细胞的存活率随着氟剂量的增加而降低。C2C12 细胞的形态结构呈现细胞凋亡的典型特征,
小学生初学作文,老师难教,学生难以入门。低年级小学生纵然有写作的欲望,但他们根本不知道写些什么,这需要老师慢慢地培养,耐心地引导。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在引导低年级小学生作文入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一、感受成功,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个人做好一切事情的动力,人们的评价与认可以及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则是激发兴趣的关键因素,对于作文也是如此。因此,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其中的新理念就是小学数学教学应从人的高度出发,把数学课堂看作学生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乐园,让数学学习也能充满“诗情画意”。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更多的探索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投入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那么,应当如何在数学课堂营造探究的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呢?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数学知识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數学家和教材编者头脑里特有的,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弗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生活,富于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