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费师范生教育是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出台的一项教育政策,旨在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的质量。这一决策能够吸引优秀学生报考教师教育专业并到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任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以达到全面而持续地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目的。显然,增强免费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加强他们的从教意愿是培养合格教师和提高未来教师素质的前提。然而,令人遗憾的,关于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并不多。因此,依据教师角色理论,本研究选择了西南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免费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同时,由于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作为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免费师范生可以在观察任课教师的教学中,提高自己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基于此,本研究尝试通过引导他们在综合英语课上进行课堂观察的方式,来发现在他们入学后一学期对教师角色认识和从教意识的转变和提高,从而为新兴的免费师范生的教育,师范生职前教育阶段的学习以及师范院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本研究的数据来自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两个自然班,共60名大一免费师范生。其中30名组成控制组,30名构成实验组。同时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进行了前测和后测,并对比分析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受试者分别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教师角色认识的转变。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任课教师、教学材料和教学时间等方面都相同,区别在于实验组的学生要在综合英语课上进行将近一学期的课堂观察,观察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教师角色。实验组学生在完成观察后完成观察表的填写并写一篇观察笔记以记录在观察中的收获。研究者对收集整理得到的前后测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经过一学期课堂观察后对英语教师角色的总体认识尽管主观上的提高并不明显,但在客观上却有明显提高。而控制组学生对英语教师角色的总认识在客观上和主观上虽有所提高,但均不明显。同时,尽管实验组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总体认识提高明显,但是对具体教师角色的认识提高,以及具体角色的某些方面的认识却存在着明显和不明显的差异。而且,随着对教师角色认识的提高,免费师范生对于将来成为中小学教师的意愿有所提高,但是提高不明显。这些结果说明引导免费师范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课堂观察可以从客观上提高免费师范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并且对某些显性的教师角色的认识提高更明显。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费师范生从事中小学教学的意愿,但效果不明显。基于以上结果,本文进一步就如何提高免费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和他们从教的意愿,以及课堂观察在免费师范生教育中的其他作用等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