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利分配的取向与公司价值及其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首先回顾了传统金融学视角理性人和有效市场假设下的各种著名股利理论,其中包括了MM股利无关论、税收差异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信息内涵效应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等内容,接着学习了行为金融学视角市场参与者非理性假设下扩展出来的股利理论,其中包括了自我控制理论、期望理论、后悔厌恶理论、心理账户理论和股利投合理论等。考虑到本文的研究将选择我国国内证券市场的股票股利(送股)和公积金转增股本(转股)这一小角度,所以在以上两方面的股利理论之外,我们还介绍了在国外成熟市场送转股问题的研究上具有一定解释力的两大假说:即股利宣告的信号传递理论假说和最优交易价格区间假说。在我国国内证券市场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之中,我们可以注意到市场参与者们对送转股题材的炒作热情经久不衰,为了更加直观地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送转股的股利分配事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本文的实证研究部分将利用事件研究法来对此问题进行量化和检验。事件研究法根据某一事件发生前后的数据资料,通过测度非正常收益来分析这一事件对于资产价格的影响。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市场2007年度(多头市场)和2008年度(空头市场)送转股公司的股票价格数据为样本、以送转股预案公布和送转股实施公告的公布作为两大事件,并且以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日和利润分配实施公告日前后的时间区间作为事件的时间窗口,形成如下四组数据:2008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日前后时间窗口内的反应、2007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日前后时间窗口内的反应;2008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日前后时间窗口内的反应;2007年度,利润分配实施公告日前后时间窗口内的反应。通过对四组样本数据的累积超额平均收益率CAR进行假设检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2008年上市公司的送转股信息在利润分配预案公告日和股利分配实施公告日前后的时间窗口内并不存在显著的非正常收益,市场投资者视这两次的送转股信息为中性消息;但是在2007年度的市场条件下,送转股预案公布和送转股实施公告的公布两次事件都取得了显著为正的非正常收益,市场投资者视此时的送转股信息为利好消息。我们由此推断在多头市场上,两次送转股股利分配事件在公告日前后内异常收益为显著的正值,股票价格出现非正常的上涨,而在空头市场中此现象则不明显。在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够完善、证券市场的发展不够成熟的背景之下,传统金融学理论对送转股问题给出的解释受到了极大的约束,本文另外一个重要部分是引入行为金融学理论,假设公司管理者理性、市场投资者非理性的前提来解释实证结论所表现出来的异象,以使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能更加贴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系统性的认知偏差和非理性心理,包括易得性直觉推断和锚定-调整法则的认知偏差、事后聪明偏差、确认偏差、过度自信和乐观主义、赌博和投机的非理性心理,以及反应过度和羊群效应等非理性行为都将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偏差以及最终资产定价的偏差。而且,相比较那些传统金融学中的股利公告信息传递理论假说和最优交易价格区间假说,这些行为金融学中的偏差可能对我国国内股票市场的送转股问题更具有解释力。行为金融学与传统金融学相比,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在送转股异象原因解释上的重要性和开阔性,我们也希望这一部分浅显的分析能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