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对1949年-1988年崇明岛滩涂围垦过程进行复原,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驱动要素以及对过程中的问题和规律进行总结。明中期以前,崇明岛坍涨无定的土地发育特性、特殊的江海地理位置,都深刻地制约着崇明岛地区围垦格局的形成。入清以来,各个沙岛的合并趋势成为历史的必然,促使以“沙田”为主要开发模式的围垦驱动要素形成,而围绕着“沙田”的开发方式也逐渐深入、并走向成熟,但囿于崇明岛江海之地的自然特性,围垦的局限在传统时代始终无法突破。建国以后,崇明岛滩涂围垦的演变呈现出以下时空特征:在时间发展上,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是围垦的快速推进阶段,具体表现在速度和规模上;60年代末-70年代后期为围垦的全面发展阶段,围垦的主导力量由上海市转为崇明县,围垦的地域也由原先北沿地区转为各个方位,呈现出全面拓展的态势;70年代末-80年代末围垦进入了理性开发阶段,主要体现为速度的全面放缓和围垦利用方式多样化的转变。从空间发展上看,崇明岛北沿既是围垦的发端,也是围垦的重点地区;东沿和西沿作为围垦的补充地区,在时间的催生下,不断蕴藏着新的围垦趋势;而滩涂淤积较少的南沿地带,一直处于围垦的支流地位。建国以来,崇明岛滩涂围垦的发展演变趋势是该区域内自然要素、人为活动与特殊人文背景下的综合产物。从自然方面来看,乾隆中期以来的土地坍势的逐渐减缓,结束了历史上土地发育坍大于涨的局面,为大规模围垦创造了新局面。与此同时,稳定输沙的格局为崇明围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并在强潮的影响下,滩涂淤积遍布除南部以外的各个区域。从人为活动来看,崇明岛系统性的保坍护岸和保滩促淤工程的陆续推进,确保了大规模围垦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使得围垦能够突破历史的局限。从人文背景上看,建国以来上海市副食品的缺乏,为崇明岛围垦规模的扩大提供了坚实的外部驱动力,并紧随着时代需求的不断变化,最终促使以上海市为依托的崇明岛副食品基地的形成。而历史以来崇明岛固有的人地矛盾,并没有在大规模围垦的局面中得到缓解,反而逐渐成为该地区追求地方效益的内部驱动要素。综上所述,建国以后的近四十年间,崇明岛围垦活动的驱动要素呈现出鲜明的多元性和时代特色。历史以来,长江三角洲河口冲积岛地区的有限的江海空间,在互不相同的土地诉求和截然相反的土地发育背景之下,会不断加剧崇明岛与周边地区的土地围垦争端的局势,折射出了该地区历史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