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前中期士人主体精神演变与文学关系述论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考察北宋前中期士人主体精神的演变及其与文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在考察的过程中为了彰显北宋前中期文学演变的动态性,本文抽象地选取了三个透视支点:宋初时期、庆历时期、熙宁时期。主要的目的是揭示北宋前中期士人、政治、文学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一章主要论述宋初三朝士人的主体精神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宋初士人大多是从五代十国过来的,其主体精神比较低迷,文学创作主要是延续晚唐五代的雕琢苦吟和幽闲自适。但是随着宋朝政治建设的逐步深入,其对雅颂文学的诉求不断增强,使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的西昆体风靡一时。由于宋初士人没有形成普遍的“以道自任”的自觉意识,所以当时的“行道”先驱柳开、王禹偶、智圆等倍感孤独。   第二章主要论述庆历时期士人的主体精神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庆历时期,经过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的激荡士人主体精神获得了高度的自觉,士人普遍“以道自任”,并希望以道为资“致君尧舜”,实现“三代之治”。这种道之场域的形成对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对诗文的合法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他们独特的出处意识、忧患意识、与天下同乐意识、处穷意识对文学创作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对不朽的价值以及文学如何不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第三章主要论述熙宁时期士人的主体精神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关系。熙宁时期由于王安石的变法使士人群体发生了极大的分化。当时学派林立,有司马光为代表的朔学,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苏轼为代表的蜀学,“二程”为代表的洛学。他们都“各是其道”地标榜自己之“道”的正统性。他们对道的不同理解决定了他们对待文学的不同态度。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学位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古以来,两国就在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密切的交往与联系。从文学层面来说,中国文化、文学,特别是汉文学对朝鲜文学产生了深远的
1918年至1974年是索尔仁尼琴文学创作的早期阶段,这段时期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创作成就很高,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同时这段时期的作品也是索尔仁尼琴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
情景会话练习是一种突出体现交际能力的口语练习形式,普遍出现在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中。本文选择了十套共22本初级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和精读教材,对其中的情景会话练习进行了考察和
赵元任(1892-1982)是一位值得景仰的人文学者。他一生涉猎广泛,研究广博,成果丰硕,涉及语言学、语言教学、文学、哲学、音乐、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诸多领域。他深邃的思想
广东兴宁市是著名的纯客地区,当地居民通行客家方言,而且口音相当一致,但与周边的县市都明显有别。此前有关兴宁客家方言调查研究的成果不多,迄今为止连一个完整的同音字汇都还不
学位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接受,目前国内的相关译介和研究呈现出一种随意、零散、个人化的特征,全面、系统地研究尚未展开,几乎就是一块研究“飞地”。文章以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
为探索近年河南省小麦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为河南省小麦育种和生产提供借鉴,利用2005~2012年河南省小麦冬水组区域试验数据,对新审定的品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