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二元进气道设计的变几何TBCC进气系统具有几何结构简单,变几何结构易于控制且容易实现,与飞行器容易实现一体化设计,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宽马赫数范围工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二元进气道设计的变几何TBCC进气系统具有几何结构简单,变几何结构易于控制且容易实现,与飞行器容易实现一体化设计,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宽马赫数范围工作的二元TBCC进气道的变几何结构要求,研究了一种光滑过渡连接的变几何结构方案,给出了一种简单、易行且高性能的二元TBCC变几何进气道。进气道最高工作马赫数4.0,在马赫数2.5为过渡模态实现模态的转换。选取几个典型的来流马赫数,改变进气道几何构型,通过数值模拟获得变几何进气道各工况性能变化。1)为了设计适于最高马赫数4.0的TBCC进气道的二元进气道,对二元混压式进气道的唇口角度与总偏转角进行研究。二元进气道唇口角度过小会使得唇口激波太强,会引起进气道不起动,唇口激波过大又会使得唇罩阻力过大,也不利于变几何进气道内收缩段设计;在相同收缩比时,外压段总角度越大,外压收缩比越大,此时气流的压缩程度更厉害,但总压损失严重;2)本文设计了一种几何型面光滑的TBCC进气道。变几何型面结构有五个可动部件,一个作动机构,作动机构通过垂直运动来调节进气道的内型面形状。该变几何结构既简单可靠,又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保持圆弧光滑过渡,能避免不必要的膨胀,具有优秀的性能,满足变几何设计要求;3)通过对进气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冲压模态、涡轮模态以及过渡模态等一些列马赫数下的进气道的流场结构及性能。冲压模态流量系数较大;涡轮模态总压损失较小;过渡模态时,涡轮通道出口与冲压通道出口压比相同,有利于模态转换。其中设计状态(M∞=4.0)时,进气道流量系数为0.895,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与马赫数分别为0.521和0.21。在马赫数变化时,该进气道都有较好的性能;4)在冲压模态时,冲压通道中会出现一定的分离,因此在结尾激附近进行开缝抽吸。本文研究了三种抽吸方式,其中结尾激波后抽吸对流场影响最大,由于波后排出低能流多,扩张段内下壁面未出现分离,上壁面出现一定的分离,但出口畸变大幅度减小。
其他文献
合成射流可以有效的控制流动分离,推迟失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研究发现,合成射流可以明显的减小分离涡尺寸南小,推后分离点位置,抑制边界层分离,推迟失速。合成射流
直升机尾桨动力学特性与动响应分析,即分析计算尾桨桨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桨叶在气动力作用下产生的强迫振动是尾桨动力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针对重型直升机尾桨,本文研究采
视频分析是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然而视频数据往往具有较高的维数。高维数据不但难以被人们直观理解,处理时还会导致过高的计算复杂度。所以,研究视频数据
轨迹测量是利用传感器技术将人体行走数字化的一种技术。近年来随着VR游戏、科幻电影等产业的兴起,对捕捉轨迹的平滑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MEMS惯性传感器的轨迹测量方案因其体
磁弹性传感器基于铁磁材料的磁致伸缩原理设计,它在外加交变磁场中受磁场激发产生磁矩,沿长度方向会产生伸缩振动。由于传感器采用磁致伸缩材料制成,其伸缩振动反过来也会产
涡轮叶间超紧凑燃烧室作为一种新型燃烧室,以其结构紧凑,燃烧效率高,压力损失小的特点应用于燃气涡轮发动机。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之上,设计了涡轮叶间燃烧室的试验件模型(T
在现代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中,热端部件的强化冷却技术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中间冷却技术日渐受到青睐,因为它能降低高压压气机进口空气温度和涡轮前温度,从而
以小麦、谷子种植为基础,在小麦幼苗期至返青期用羊啃食小麦(简称啃青),谷子收获后将谷秆集中起来经过微贮技术处理后供羊作为补充饲料食用,阐明在保证粮食稳产、丰产的基础
近年来,关于视频图像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该技术融合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等众多先进学科,被广泛应用在军事、民用等诸多领域。在
微动疲劳是连接构件的一种典型失效形式,提高其抗微动疲劳特性意义重大。目前的研究集中于表面处理工艺在材料表面引入的残余应力对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少有摩擦状态变化对微动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试验表明,微动疲劳过程中微动副摩擦状态会随着疲劳载荷循环数发生变化,因此,展开摩擦状态变化对微动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首先,提出了一种计及微动疲劳过程中摩擦状态变化的逐渐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