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海洋世纪,作为中国唯一的海岛地级市舟山,优势、潜力与希望都在海洋。舟山可谓“得渔独丰,得景独秀,得港独优”,海洋是舟山市经济的依托,由于受不合理海洋经济结构的制约,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海洋开发一直囿于海洋捕捞。本文试着从广度和深度、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本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分析舟山市海洋产业结构特征及形成机制,探讨和研究舟山市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并提出舟山市海洋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部分。 一、导言。由海洋产业内涵及主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两部分构成。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舟山海洋产业新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路、建议和对策;把舟山市的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进舟山市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海洋产业发展的背景分析。从国际海洋经济的到来,中国海洋经济的崛起,浙江陆域相对狭小及舟山市海洋资源禀赋的角度,指出舟山市海洋产业应具有外向性、现代性、主导性与可示范性。 三、从海洋产业的行业结构、生产要素结构、产业组织结构和海洋产业地域结构的角度,分析舟山市海洋产业结构的低层次性及形成的机制,为产业结构调整作理论铺垫。 四、海洋产业结构演进趋势。运用区域经济的相关原理,预测舟山市海洋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①主导产业逐步由松散单一型产业向紧密型综合型产业群转变。②增长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③区域结构逐步由沿海为主向沿海、远洋并重转变。 五、在预测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舟山市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战略与对策:①强化四大调整,突出两大重点,积极发展海洋渔业。②充分利用渔、景、港优势,构筑具有特色的现代海岛工业。③以建设全国性水水中转港和发展海洋旅游业为重点,推进沿港、沿海岸线经济新带发展。④加强技术资金密集型产品开发,建立协调适用的海洋产业技术结构。⑤完善区域开发政策,创建有利于海洋产业发展的软环境。⑥拓展海洋产业开放领域和发展空间,将潜在海洋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海洋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