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尊是自我结构的核心成分之一,并且作为一个起中介作用的人格变量对个体的认知、情感、动机、行为表现以及其他人格特征等产生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从认知的角度对自尊进行了拓展性的研究。主要揭示不同自尊水平对认知加工偏向的影响,找出低自尊者的认知加工特点和认知加工偏向的内在机制,期望通过选择性训练来提升个体的整体自尊水平,以促进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达成个体自我实现。虽然这一取向的研究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未研究透彻。蔡华俭(2002)提出内隐与外显是分离的结构,内隐自尊以无意识自动化的行为反应对个体产生影响,摆脱了传统自尊测量中的自我报告法所带来的社会称许性作用。有必要从内隐自尊的角度来探查不同自尊水平者是否会产生与外显自尊不同的加工方式及内部机制。注意偏向是注意是认知加工的第一阶段,以往研究多集中在与饮食障碍、负面身体自我图示者及抑郁焦虑患者对环境信息的注意偏向,并多从注意警觉、注意解脱,注意回避等注意成分进行探讨,以往研究运用情绪Stroop任务、点探测范式、线索靶等通过情绪刺激的空间分布探究个体的注意偏向成分,但尚未有研究对从时间维度对个体的注意偏向特点进行探讨。在本文的理论部分,对自尊的测量与研究方法,注意偏向的测量与方法,及自尊与注意偏向的关系进行理论梳理,系统的归纳和概括。在本文实验部分,实验一通过操纵时间间隔,运用外周线索任务的线索靶范式对不同自尊水平者的个体在加工初期和加工晚期的注意成分变化进行探究,实验二运用快速序列呈现任务(RSVP)对个体在时间进程上的资源动用情况进行探究,考察不同自尊水平者对不同情绪刺激在时间的加工消耗情况。最后本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低自尊水平个体对负性情绪刺激在加工早期为注意解脱困难,在加工晚期是注意回避。(2)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种不同的自尊系统,二者在认知资源加工方式上存在不同的注意偏向。(3)低自尊水平个体相对于高自尊水平个体对负性情绪加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