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多侧孔溶栓导管在不同灌注模式下体外分布喷射对比实验 目的: 比较多侧孔溶栓导管在持续性灌注与脉冲式灌注模式下,不同灌注速率时灌注液体分布特征及喷射状态的差异性. 方法: 选择临床上目前常用的三种多侧孔溶栓导管进行不同模式下体外喷射效率的对比,具体方法为: 1.模拟持续性灌注模式,经智能输液泵分别向三种多侧孔溶栓导管泵入示踪液体.在预设灌注速率分别为10ml/h、20ml/h、30ml/h,持续灌注时间均为30min的情况下,观察每种多侧孔溶栓导管在不同速率下导管远、近两段示踪液体的体外分布特征,并用高清相机拍摄相应画面,比较分布情况并得出最佳灌注速率. 2.模拟脉冲式灌注模式,经高压注射器向三种多侧孔溶栓导管注射示踪液体.当注射液体总量为5ml,预设注射速率分别为1ml/s、3ml/s、5ml/s情况下,观察每种溶栓导管在不同速率下示踪液体体外喷射状态及分布特征,并用高清相机拍摄相应画面,比较喷射及分布情况并得出最佳注射速率. 采用定性分析此实验结果.观察示踪液体在有效灌注段远、近两端的分布(远端为导管头端、近端为导管尾端)分布情况,采用有(+)和无(-)来描述远近两端的分布特征;喷射状态采用分级描述,具体为:差(-):未达喷射状态、良(+):达到喷射状态、优(++):达到理想喷射状态.所有实验过程的拍摄结果经三位介入科副主任及以上医师查看做出的相应的判定. 结果: 1.在持续性灌注模式下,当灌注速率为10ml/h时,三种多侧孔溶栓导管的液体均分布在导管近端;当灌注速率为20ml/h时,三种多侧孔溶栓导管的液体分布仍以导管近端为主;当灌注速率为30ml/h时,三种多侧孔溶栓导管的液体在导管远、近两端均有分布;因此最佳灌注速率为30ml/h. 2.在脉冲式灌注模式下,在注射速率为1ml/s时,三种多侧孔溶栓导管的液体未达喷射状态且分布不均匀;在注射速率为3ml/s,三种多侧孔溶栓导管的液体达到喷射状态且分布均匀;在注射速率为5ml/s,三种多侧孔溶栓导管的液体达到理想喷射状态且分布更为均匀;因此最佳注射速率为5ml/s. 结论: 1.在持续性灌注模式下,多侧孔溶栓导管在不同速率下的液体体外分布情况不一样,灌注速率越快,液体体外分布越均匀.在灌注速率为30ml/h时,多侧孔溶栓导管体外液体分布更为均匀. 2.在脉冲式灌注模式下,多侧孔溶栓导管在不同速率下的体外液体喷射及分布情况不一样,注射速率越快,液体体外喷射及分布越佳.在注射速率为5ml/s时,多侧孔溶栓导管液体体外喷射分布最为理想. 3.在脉冲式灌注模式下的多侧孔溶栓导管的体外液体分布较持续性灌注模式下时更为均匀. 第二部分 多侧孔溶栓导管在不同灌注模式下导管溶栓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持续性灌注与间断脉冲式灌注两种模式下导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髂股静脉血栓(iliofemoral deep venous thrombosis,IFD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所有病例均经下肢静脉造影证实为急性IFDVT、病程≤14天的患者.病例选择的排除标准:抗凝及溶栓治疗的禁忌证、对比剂过敏、拒绝行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以防止治疗过程中发生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入选病例22例,根据灌注模式的不同分为持续性灌注组(A组)12例,间断脉冲式灌注组(B组)10例.根据血栓范围选择合适的多侧孔溶栓导管(所使用的导管均为FOUTAIN溶栓导管)行CDT治疗.灌注模式分别为:A组每天持续性泵入尿激酶(Urokinase,UK)50万U,灌注速率为30ml/h;B组每天分4次行脉冲式注射UK12.5万U,每次快速手动注射5ml进行灌注,并于30分钟内注射完.置管溶栓期间每天监测凝血及血常规,若造影复查提示髂静脉存在狭窄闭塞,则行球囊扩张并植入支架.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终止治疗:(1)造影提示血栓完全或大部分溶解;(2)溶栓期间出现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并发症;(3)连续2次以上复查血栓完全未溶解或没有变化. 记录两组在CDT治疗48h及治疗结束时患肢消肿程度、血栓清除情况、CDT的置管时间、UK使用剂量及并发症事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患肢消肿程度:在CDT术后溶栓48h的A、B两组大腿周径差分别为(2.29±0.87)cm、(2.35±0.63)cm,小腿周径差分别为(1.42±0.82)cm、(1.47±0.88)cm;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的A、B两组大腿周径差分别为(6.58±1.22)cm、(6.42±2.05)cm,小腿周径差分别为(6.04±1.91)cm、(6.15±2.24)cm.两组患者在CDT术后48h及治疗结束时的消肿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61,0.884,0.819,0.904). 2.血栓清除情况:在CDT术后48h的血栓清除率,A、B两组分别为(34.58±12.33)%、(37.00±17.67)%;治疗结束时的血栓清除率,A、B两组分别为(94.58±8.91)%、(93.00±8.23)%.两组患者在CDT术后48h及治疗结束时的血栓清除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710、0.672).治疗结束时A组获得Ⅲ级血栓清除4例(33.3%),获得Ⅱ级血栓清除8例(66.7%);B组获得Ⅲ级血栓清除5例(50.0%),获得Ⅱ级血栓清除7例(50.0%).两组患者治疗结束血栓清除等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6). 3.CDT置管时间及UK使用剂量:治疗结束时A、B两组CDT置管时间分别为(6.67±1.16)d、(6.60±1.17)d;所使用的UK总量两组分别为(333.33±57.74)万U、(330.00±58.69)万U.两组患者的CDT置管时间和UK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为0.895). 4.并发症:两组患者均无新发症状性PE及大出血事件发生.A组小出血事件2例(16.7%);B组小出血事件3例(30.0%),两组患者在安全性包括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4). 结论: 持续性灌注与间断脉冲式灌注模式下CDT治疗急性IFDVT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均是肯定的,两种灌注模式之间的差异尚不明显,仍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