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经济制度环境和国外有很大差别,证券市场的发展正处于转轨时期,投资者缺少足够的法律保护程度,公司治理总体水平不高,内部人控制严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企业投融资渠道还不健全,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存在一定差异,同时,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安排也是独具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将国外的实证结果直接移植到国内缺乏说服力。然而国外的研究成果无疑为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向,以我国的制度为背景研究企业持有现金的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论文在借鉴国内外大量关于现金持有水平的文献基础上,对我国上市公司普遍持有大量现金的现状进行分析,从中研究出此类公司高现金持有水平的一些内部机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的这种高现金持有行为所带来的一些经济后果。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深入了解并洞察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为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管理决策提供参考。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有。第一,分析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本文将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因素大致分成了三大类,经营维度、管理维度、发展潜力维度,论文旨在分析这三大维度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力,通过研究各个方面因素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差异,为企业在确定现金持有水平时重点考虑哪些因素提供参考。第二,论文旨在分析金融危机前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变化是否显著,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变化的影响,来分析企业在面对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宏观政策变动时,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因素贡献大小,来确定上市公司在宏观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现金持有水平。第三,论文通过分析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可以通过判断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合理性程度,来提高自己的理财效率。同时也为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分为5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部分,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其研究意义,还说明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最后说明了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对论文的理论基础部分进行了分析,并对以往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国内关于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研究起步较晚,取得理论成果也相对比较缺乏,总体上来说还处于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消化吸收过程。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们目前也仍很难取得一致性的意见。所以论文首先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理论基础做了系统回顾,并做了梳理,总结得到了学者们常涉及到的理论基础,比如说交易成本理论、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论、融资优序还有代理成本论。这些理论是对现金持有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在文献综述方面,由于国外做现金持有水平方面的研究开始的较早,所以得到的研究成果也丰硕得多。国内文献则显得少些,这跟研究起步比较晚有一定的因果联系。论文开篇对国内外的文献做了全面系统的回顾,为接下来的实证部分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工作。第三部分主要是根据上述的理论分析和文献总结提出了自己的研究假设,之后根据这些假设检验的需要,设置合理的回归变量,圈定样本范围,构建相应的回归模型。在本文运用2003年1月1日之前在沪深两市上市且持续至2012年仍上市交易的企业的财务数据,以企业经营、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潜力等三大维度为考核标准,着重考察了企业规模、企业现金流、财务杠杆、上市年限、股利分红、股权集中度、高管持股等13个影响因素对上市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变化的整体影响以及分行业的影响。同时考察到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起点的金融危机对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冲击,我们加入了虚拟变量来进行考察。同时我们引入了面板数据单位根和保证回归结果的可信度,运用面板数据模型选择方式比较科学的选择了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第四部分利用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继而得出研究结论。上市企业经营维度方面,在2003年到2012年阶段回归结果来看,在整体水平中的长期投资和现金流以及企业债务结构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在行业细分的考察中,在房地产行业中,财务杠杆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最大;服务业中的现金流因素对其水平的变化影响最大。在企业发展潜力维度的考察上,就企业投资机会变量(Q)而言,不论是在整体水平还是分行业考察,以及考察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其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我们都发现影响系数在所有考察的变量中较大且统计显著;而对于衡量企业经营质量、企业软实力以及银企合作关系的上市年限变量的考察中,在未考察金融危机的冲击时,该因素整体水平和第三产业中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较为显著;而在考察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上市年限变量前后影响变化不大。从整体的回归结果来看,管理类指标只有股权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国有股比例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就重点考察的四个行业而言,国有股比例对服务业和零售业存在显著的正影响,且对零售业的影响要强于服务业;股权集中度对制造业、服务业和零售业均存在显著的正影响。在服务业中股集中度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要强于国有股比例;在零售业中国有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要强于股权集中度。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从上市公司现金持量的整体水平来看,国有股比例的影响得到了体现,两者表现为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的影响得到了削弱,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分行业来看,金融危机致使国有股比例在服务业中影响最大,零售业次之;股权集中度只在服务业中表现为显著作用,其他行业中均不显著。第五部分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对全文进行总结。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论文的理论部分对目前少有的研究进行了关于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的因素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各因素的显著性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找出了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一些关键性因素,以期待上市公司能从这些因素方面入手,从而持有科学合理的现金持有水平,提高公司价值。其次,论文对宏观经济走向的变化会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会有怎样的影响加以了考虑,以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前后5年的时间段作为对比,对金融危机发生前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和金融危机发生后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做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危机发生前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存在显著性的变化,这为我们在公司管理实务中给予了一定的启示。我们在把握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时,除了要考虑公司自身经营方面因素外,还必须得考虑宏观经济的周期变动规律。本文由于制度、数据获取与作者自身能力所限,论文中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主,其次,研究时间跨度内的上市公司样本较少。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在2007年以前较少(截止到2007年3月12日有848家),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扩容主要是从2007年以后。这是因为2007年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IPO审核制度放松等制度变化造成了上市公司数量的急剧增加。最后,部分上市公司数据的大量缺失。由于之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和监管法律的薄弱,上市公司违法违规成本较低,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容易信息造假,尤其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方面的不公开透明,这些对本文获取样本数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本文在研究影响上市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因素的理论、变量选择和相关假设的设定过程中,发现由于理论和研究角度不同,造成相同的变量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大小和方向产生巨大差异。由此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专门针对这些差异之处设计模型,进行相关检验,丰富和填补该部分研究的不足,实现理论研究的纵向深度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