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将学前教育纳入城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国家政策的倡导扶持下,全国各地积极创建公办及民办幼儿园,特别是大量农村幼儿园的涌现,为农村儿童入园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便利。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支持系统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为了探究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的创建和经营现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学习和生活情况,本研究选取甘肃省J县10个村落的206名在园儿童,以社会支持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威廉·科萨罗的童年社会学理论为支撑,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得第一手信息,并基于国家与市场之外的社会角度对该县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现状做了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分为家庭支持、教师支持、同伴支持以及社区和慈善组织支持四个方面。家庭支持是以学习和生活为主的全面关心;幼儿园教师提供学习和行为引导为主的综合支持;同伴群体在共同行动中提供陪伴与安慰,并实现“儿童世界”的建构;社区与慈善组织则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的环境和直接的资源支持。这些社会支持的实现途径有单向的资源供给、双向的互动联系、多边的网络建构三种。作为能动行为主体的儿童,会对所获得的社会支持形成自己的感知与判断。在对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不足对这一群体产生的不良影响。研究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仍不完善,仍然存在由于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的家庭支持结构不完善、农村幼儿教师数量短缺、社会慈善力量支持匮乏以及儿童同辈群体缺乏正确引导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城乡收入差距悬殊导致大量农村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农民工常年面临夫妻分离和亲子分离;城乡幼儿教师待遇差距较大,农村幼儿园缺乏吸引力,幼儿教师队伍不稳定、数量严重不足;慈善组织获取资源困难;不同支持间的联动机制没有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与作为客观事实存在的“儿童世界”脱节。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农村家庭的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调研与分析,研究提出了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的对策:通过制定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支持政策,鼓励民间捐助幼儿教育事业,加快农民工城市化,减少农村留守儿童的规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普惠制幼教事业,提升农村的内生发展能力,切实关注于儿童实际需求,实现不同主体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社会支持系统对儿童世界的深度嵌入,从而进一步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