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斑块性质、分布、血管狭窄程度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颈动脉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收集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颈内动脉系统脑梗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21例及40例健康者分为三组:脑梗塞组、TIA组和健康对照组。其中脑梗塞组患者71例,男性53例,女性18例,年龄46-86岁,平均(68±12)岁;TIA组患者50例,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5-81岁,平均(66±13)岁;健康对照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57-76岁,平均(65±7)岁。入组者主要通过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外颈部血管,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内中膜厚度及斑块分布,并参照其病史、CT或MRI检查及相关生化指标综合分析。结果:71例脑梗塞患者颅外颈动脉发现斑块者60例,其中易损斑块者32例(45.1%),稳定斑块者28例(39.4%)。50例TIA组患者中共发现斑块者36例,其中易损斑块者11例(22.0%),稳定斑块者25例(50%)。健康对照组共发现斑块者18例,易损斑块者未检出,稳定斑块者18例。脑梗塞组、TIA组易损斑块者两组之间及与40例对照组易损斑块者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IMT≥1.5mm时发生脑梗塞的危险性更高,与TIA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斑块发生的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在管腔于中、重度狭窄的脑梗塞组、TIA组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更高,两组之间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危险因素方面:脑梗塞组和TIA组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血脂水平两组之间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反应蛋白在脑梗塞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其他危险因素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彩超在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部分患者同期行CTA或MRA检查结果基本相符,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首要的临床检查手段。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当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及IMT≥1.5mm时发生脑梗塞的危险性更高。CRP水平与脑梗塞密切相关,而Hcy水平与缺血性卒中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