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世纪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早在晚清时期就被翻译介绍到中国。此后,这部小说被多次重译。纵观《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翻译情况,不难发现翻译界对这部小说的翻译存在以下两种倾向:有些译者倾向于把它翻译成成人文学爱好者青睐的政治讽刺性小说,而有些译者倾向于把它翻译成儿童读物。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分别选取了成人文学爱好者青睐的张建译本和儿童读者喜爱的王维东译本,以期待视野为理论视角对这两个译本进行了分析。
期待视野是接受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接受理论认为,文学作品如果不能被读者理解接受就会丧失生命,而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基本态度和评价取决于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在创造过程中作者应该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这些观点为翻译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方法。翻译理论家提出:译本如果无法被目标读者理解接受就毫无价值;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决定着译本的接受情况,因此,译者想要翻译出目标读者喜闻乐见的译作,就必须在翻译过程中充分照顾到目标读者的期待视野。
成人文学爱好者和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有着不同的特点。笔者首先探讨了成人文学爱好者和儿童读者期待视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张健和王维东这两位译者在翻译《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在照顾读者期待视野这一点上所做出的努力。笔者发现:总的来说,这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各自读者群期待视野的特点并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适当的翻译策略,使得译本满足各自读者群的期待视野。
当然,本论文有不足的地方,希望专家学者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