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吸虫病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其分布呈明显区域性。钉螺作为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其地理分布决定了血吸虫的空间分布,同时钉螺的分布又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搞清楚钉螺的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对血吸虫病实时、有效的监控与防治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从流行病学分析的角度,研究了江宁县部队驻地的气候环境因素与螺密度的关系,发现钉螺分布与气温、日照等气候因素有关,且不同类型的流行区受气候因素的影响也不相同,其中江滩型钉螺孳生地螺密度与1月份平均气温正相关(P<0.05),山区型螺密度与3、10月份日照时间呈负相关(P<0.05),且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得到江滩型和山区型钉螺孳生地的螺密度与气候环境因素的回归方程:江滩型为Y=-1.752+0.392T1+0.274T2(R2=0.724)、山区型为Y=0.707-0.00375S3(R2=0.565),其中Y代表螺密度,T1、T2、S3则分别代表1、2月份平均气温及3月份的日照时间。 为进一步分析环境地理因素与钉螺分布的关系,本研究建立了江宁县部队驻地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分布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并对其进行空间分析。空间聚集性分析显示,江宁县钉螺有6个高密度聚集区,其中江滩型2个,山区型4个,结果表明钉螺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聚集性,而不是随机分布的;在分析各钉螺孳生地的土壤类型中发现,江滩型钉螺孳生地以潮土类的灰潮土为主,而山区型钉螺孳生地的土壤类型较多,其中紫色土和马肝土所占比例达50%以上。进一步分析钉螺分布与水源距离的关系显示,大多数的钉螺孳生地分布在距水源500米以内的范围内(85.7%),且发现距水源100米内的钉螺孳生 $WT&Lq4tkL 地的螺密度要明显高于距水源大于50O米外的荤生地的螺密度(P<0刀5)。 鉴于前面研究结果中发现山区钉螺分布与日照有关,本研究对钉螺荤 生地的方位也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山区钉螺荤生地主要分布在阳光较 为充足的地方,在山区的38个挛生地中,有30个分布在较为平坦或南向 及东向的地理位置,占 78.95%, 本研究为进一步综合分析环境地理因素与钉螺分布的关系提供了线索, 同时也为建立及时、有效、动态的血吸虫及钉螺分布预测模型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