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诗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诗和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千百年来闪烁着夺目的光辉,至今令人从中得到无边的艺术享受。本文拟从隐喻的视角来探讨唐诗、宋词的英译问题。中国的唐诗宋词常常通过隐喻和意象来托物言志,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隐喻的研究在2000多年以前就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传统的观点认为隐喻是一种用来装饰语言的修辞手法。然而,近几十年来,随着对隐喻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隐喻的看法有较大的改观。隐喻及隐喻的结构、功能、运作机制、认知特点已经成为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人类学、哲学等众多学科的热门话题。其中,隐喻的认知功能研究异军突起,受到普遍认可。认知论者对隐喻做了全新的解释,他们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是人们用来借助具体事物认知抽象事物的一种有效认知工具。属于隐喻范畴的“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意象在表现方式上多用诗的隐喻。意象是诗的最小审美单位,各个意象通过组合达到一种效果,这便是意境。意象具有模糊性和象征性的特点,这能激发读者的联想,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译诗即译意象。对唐诗宋词的英译应坚持许渊冲先生提出的“三美”译诗标准,即“意美”、“音美”、“形美”,因为许先生的“三美”标准可以比较全面地分析出诗歌翻译的质量。从总体上说,诗歌是可译的。但是东西方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会给唐诗宋词的翻译、尤其是在隐喻的表达和意象的传递方面带来困难。译者的学识水平、审美取向和英汉语言水平将影响译文的质量。因此,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应该充分认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在隐喻意象翻译和审美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唐诗、宋词的翻译实际上也是—种跨文化交流。在此交流中,中国文化不可避免地会遭受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和威胁。因此,译者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策略进行唐诗、宋词隐喻的翻译,向世界宣传中华文化,从而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本文将唐诗、宋词英译问题放在隐喻的视域里进行研究,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作为主要理论依托,通过典型译例分析和理论思辨,对缘何唐诗、宋词的英译要以“异化”为主要策略、以“三美”为翻译质量评价取向做出了较为全面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