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产品消费需求也日益扩大,一些不法商贩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产品假冒替换、以次充好、乱贴标签等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和水产交易市场的正常秩序。目前,我国水产品品种鉴定方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还不健全,也就缺少水产品市场监管的重要技术依据。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以经济鱼类和鳖甲类为研究对象,构建了鲑鱼和鳕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上一段标准序列的序列库,建立了鳖甲类成分鉴定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e)对市售的鱼类产品标签的真伪性展开调查,为水产品的物种鉴定及保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为水产品的真伪鉴定提供技术支持。1.鲑鱼和鳕鱼COI序列的构建DNA条形码技术是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上的标准序列,该序列能准确鉴定物种,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鱼类品种鉴定。为了有效防止市场销售的鲑鱼和鳕鱼的假冒替换、乱贴标签等现象,收集真正的鲑鱼和鳕鱼并构建序它们的COI序列库尤为重要。本研究收集了鲑科的3个亚科,7个属样本,共17种鲑鱼;收集了鳕科和无须鳕科,共8种鳕鱼。利用COI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对收集到的样本进行特异性PCR扩增,对扩增的产物电泳、纯化和测序,构建鲑鱼和鳕鱼的COI序列。构建的序列表明,大部分样本都能从NCBI或BOLD数据库种比对到种名,但存在部分样本只能准确鉴定到属名而不能准确鉴定种名,比如山女鳟、乌苏里白鲑、高白鲑、宽鼻白鲑、穆森白鲑、鸭绿江茴鱼、黑龙江茴鱼和下游黑龙江茴鱼,分析这些样本的产区,发现这些样本大部分来自我国,这极有可能是由于我国还未对鲑科鱼类的COI序列展开研究,导致不能准确鉴定我国产区的鲑科鱼类。2.基于DNA条形码技术鉴定市售鱼类真伪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收集的63种市售鱼样进行PCR扩增、测序,将测序结果与NCBI及BOLD数据库中的标准序列比对,比较63种样本的商品名与鉴定的种名,发现63种样本中有13种样本的商品与鉴定的种名不符,产品错误标签率为20.64%,出现错误标签的主要是一些进口鱼类或形态相似的鱼类。此结果表明,我国在鱼类产品标签问题上存在立法不足或执法不严现象,需要有相关的改进措施。DNA条形码技术能快速准确的鉴定鱼种,在此,推荐监测机构可以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鱼类产品进行管理及监控,增加公众消费的透明性以及渔业贸易的公平性等。3.鳖甲类的分子鉴定方法研究为防止鳖甲类的假冒替换、以次充好等现象,本研究根据Genebank数据库中鳖亚科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ochrome b,Cyt b)序列设计特异于鳖甲类成分的引物和探针,同时对引物、探针和反应体系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建立了鳖甲类特异性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进一步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检测方法高度特异于鳖甲类且重复性好,绝对检测下限可达1pg。因此,本研究建立的鳖甲类特异性实时荧光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准确对鳖甲类的加工制品进行定性或粗定量检测分析,可为鳖甲类的贸易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