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措施,它作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高效控制住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当地生态系统结构,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是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因此探究淤地坝内浅层地下水动态及补给规律,对于当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生态恢复具有建设性意义。本研究位于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神木市西沟乡六道沟小流域内,以一座典型淤地坝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9年期间,通过在坝地建立水位监测井、土壤剖面含水量监测点,以及使用化学示踪剂方法,对该淤地坝内浅层地下水的动态规律、补给途径和补给系数进行系统的研究。旨在揭示坝地内浅层地下水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和补给方式,为当地水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得到以下结论:(1)整个淤地坝系统水位年际内变化呈现波峰波谷交替的趋势,冬季水位最浅,坝地前段水位平均为-3.02 m,中段水位平均-3.28 m,尾段水位平均为-4.12 m。潜水面从冬季到达峰值水位后开始持续下降,伴随着温度的回升,蒸发强度的升高以及下垫面植物的生长对土壤水分的消耗,水位下降速度会加快,直至夏季7-8月间,水位会降到一年内最低,整个坝地水位极差达到1 m。夏季集中的降雨是淤地坝内潜水资源的重要来源,经历雨季后,水位开始持续上涨,直至冬季补给结束,到达峰值水位。(2)峰值水位的和最低水位与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关系,最大降水量决定水位的极差;年内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影响补给的持续时间,进而影响峰值水位的出现时间。水位动态法适用于黄土地区地下水的补给量计算,2017年降水量为553.2 mm,平均补给系数为0.25,补给量达到155.0 mm;2018年降水量为627 mm,平均补给系数为0.16,补给量为100.4 mm。化学示踪剂的结果证明了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入渗可以穿过4 m的土层,对淤地坝内浅层地下水进行补给;同时证明了淤地坝系统内部饱和带具有良好的连通性,水分存在横向运动,速度可以达到16 m/d。(3)坝地浅层地下水具有多种补给途径,支沟对于整个坝地浅层下水系统补给具有重要的作用。整个淤地坝浅层地下水补给的先后顺序依次为:中段、沟头、尾段。沟头段降水以垂直入渗的方式快速进入饱和带对潜水进行补给,之后水分在水力梯度下进行横向运动,对整个坝地的潜水进行补给。支沟对于坝地中段的补给作用优先于主沟沟头对其的补给,因此坝地中段水位回涨最快最早。坝地中、后段土层虽然较厚,但是雨季过后,大量的降雨转化为土壤水,这部分土壤水分可以穿过土层,进入饱和带,对潜水进行持续性的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