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产业的有效协同发展依赖高质量的产业分工体系打造,区域产业链的结构和布局调整成为实质内容。制造业作为京津冀产业升级转移的重点领域,其产业链空间布局的优化重构尤为关键。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的渗透融入,在催生数字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的同时,对区域制造业产业链的组织和空间布局逻辑产生深刻影响,也为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的升级重构带来重要机遇。本文从京津冀制造业布局优化调整的现实需求及产业升级转移过程存在问题分析着手,结合产业布局、产业组织、新经济地理学等理论,综合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复杂网络分析、计量实证分析、数理模型分析等方法,开展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的解构和数字化空间重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的结构解构。基于京津冀三地和全国投入产出表,在Chenery-Moses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下编制京津冀区域投入产出表。根据后向和前向产业关联系数确定各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和下游产业部门,识别出了京津冀区域制造业产业链的结构。对不同制造业部门在区域产业系统中的波及影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具有较强波及影响,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化学产品等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推动作用,仪器仪表、电气机械和器材、通用设备等拉动作用显著。2.京津冀三地产业关联结构特征及关键产业比较。基于京津冀三地投入产出表构建产业复杂网络模型,对三地产业网络结构、产业关联特征及关键产业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相似性,且北京与天津尤为明显。北京、天津产业间的直接关联性较强,河北产业间的间接关联特征明显。三地产业体系中的强连通性产业具有差异。北京和天津的关键产业具有重叠且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上。河北的产业体系中制造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整体较为分散,关键制造业数量较少。3.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的空间布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合京津冀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量和产值分析,研究发现:产业链节点布局方面,天津、北京、石家庄、唐山、沧州为核心分布城市。天津制造业综合实力最为突出,北京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制造业方面具有绝对优势,石家庄在食品饮料、纺织皮革等制造业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唐山在金属冶炼和金属制品方面的优势地位突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汽车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较高。产业链节点空间关联方面,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主要围绕天津、北京、石家庄三个核心城市形成了不同产业侧重的中心外围布局结构。天津的辐射带动作用最为显著,北京在仪器仪表、交通运输设备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方面具有较强辐射影响,石家庄则主要体现在纺织品、木材加工等方面。石家庄的上游关联城市主要分布在省内中南部城市,下游与北京和天津表现出较强关联关系。交通基础设施、消费市场规模,交通运输、邮政和仓储以及工业企业规模对京津冀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影响显著为正。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的空间布局是产业技术经济关联、产业空间分布、地区贸易联系和地理空间距离四方面主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中心城市起到关键性作用。4.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空间布局的影响机理。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通过影响制造业传统区位要素、产业集聚形态、产业链上的交易成本等对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空间布局产生影响,且京津冀的制造业转移会受到三地空间拥挤成本和信息技术水平差异的影响。对传统区位要素的影响主要体现为自然资源要素、运输成本等地位下降且数据、信息和知识要素的地位上升。对产业集聚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为降低了产业集聚内部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强了知识溢出效应,催生了虚拟集聚新形态。对产业链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数字经济,驱使制造业产业链的分工边界拓展、交易成本降低、不同环节的价值分配差异减小且外部需求异质化加剧。结合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实际,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基础中心外围模型,引入城市空间拥挤成本和信息技术因素,推导揭示信息技术和城市空间拥挤效应对京津冀制造业转移和布局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北京过高的城市空间拥挤成本会促使制造企业自发向天津和河北的转移,但北京的信息技术优势对企业在当地的集聚起到了内在向心力的作用,从而阻碍了北京的制造业企业的转出。5.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数字化空间重构路径。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空间布局的影响机理,以及制造业数字化空间布局基本特征分析,提出一种地理空间和数字化空间协同的制造业产业链空间重构模式,并结合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布局和产业转移对接存在问题,对上述提出的重构模式的优势及一般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向张家口升级转移的案例,对上述重构模式及一般实现路径进行了解释说明。研究认为:“脑体分离”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影响作用下制造业企业和产业链布局的核心特征,通过地理空间和数字化空间协同的重构模式和升级转移路径,能较好实现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布局的升级重构。结合本文研究结论,针对京津冀制造业产业链布局优化重构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强化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协同发展,围绕地区制造业产业链分工定位和禀赋优势打造产业集群等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