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病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是经常与“四声”并提的一种五言古诗格律规则之一。理论界普遍认为八病是由南朝梁沈约所提出的,谓作诗应当避免的八项弊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20世纪以来,音韵学界对“八病”的争论围绕“八病”的“病”,主要集中在对“八病”理论的证明,把“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视为作诗时要禁忌的声病,以此为研究前提,围绕八病的产生年代、四声八病是否由沈约提出、“八病”在诗学史上的价值等问题进行讨论,可谓众说纷纭。本文将“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作为八种诗格研究它们在南北朝——初唐这一历史时期的存在实况,选取这一历史阶段部分代表诗人的全部诗作进行整理归纳,通过研究这一时期五言诗中出现的“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等诗格现象,结合各时代对八病现象的认知情况、应用情况以及各时代涉及八病理论的文献材料,来具体分析“八病”理论演变的过程。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八病”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明确研究对象、所选版本及其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八病众说通过对他人视野中八病众说的考察,我们了解了目前理论界关于八病创始年代、创始人、内容、研究意义的众多说法,并对各家说法略作说明。第三部分:文学时代的划分及五言诗本文以五言诗为主线,将魏晋——初唐时期这一历史阶段分为:魏晋——齐梁、齐梁——隋、隋——初唐三个阶段,同时还对齐、梁、陈时代的诗人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即:以萧子良为首的永明体诗人、以萧衍为首的复古派、以萧纲为代表的宫体诗人,从而将这一历史阶段划分为三个时期:齐梁、梁陈、隋(初)唐。第四、五、六部分:根据第三部分对历史分期的划分,各部分均选取各时代主流诗派与非主流诗派及诗人的诗作分别进行“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傍纽、正纽”等诗格现象的具体分析,统计出具体数据,力求全面地展示当时诗坛的现状。本文试图以各时代诗作现状作为探讨的基础,用事实说话,用数据加以说明,进而阐释原因。第七部分:近体诗与八病理论通过上文对旧八病的研究,归纳总结旧八病向初唐八病转变的原因,同时结合近体律诗的一些基本格式,比较研究(初唐)八病与近体诗在诗歌格式方面的内在关联,简要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从各方面来阐释其中的原因,由此来梳理八病理论体系。第八部分:结语通过分析研究,“八病”现象有其自身发展的过程,八病理论的不断发展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诗歌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