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文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完善,企业的发展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但是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有大中小企业,都在这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企业的发展该何去何从,我国的企业该走什么样的道路,人们开始逐渐从摸索到借鉴,从而引发了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近几年来由于“新制度经济学”、“张五常”、“科斯定理”等西方经济元素的频繁亮相,关于企业根本性质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人认为研究企业的本质是关系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之一,也只有对企业这一近代历史文明的产物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研究,我们也才能把握好企业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之下,如何来看待、运用好西方的理论体系,这是本文的研究宗旨。 目前,我国的企业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包括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大都是按照经验和以往案例进行较为宏观和笼统地分析,缺乏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无疑是我们发展企业理论的根本指导思想,但是在操作层面上,却难以找到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现成方法。我们只能依靠借鉴和引入西方的相关企业理论,取长补短,实事求是,争取能将其运用到我国国情之中。 而企业到底是什么,企业的扩张、兼并、合并等系列的规模问题应该依靠什么原则,这对于我国的企业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弄清楚了在我国的制度上企业的根本含义以及企业的边界问题,才能指导企业在发展变革,设计相应的制度、办法,使变革朝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发展。 因此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对国外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综合,针对企业的根本性质作为研究的基础,以科斯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和后续研究为研究的起点,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边界问题为具体案例,力争能将科斯的企业理论引入到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之中,并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 关于企业的性质,可以在传统的经济学著作中都能找到线索。比如:亚当·斯密所提到的“看不见的手”、马克思所提到的“组织分工”等等都含有了企业这一概念在其中。但是真正提出这一概念的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由此,全世界引发了一场关于企业性质研究的风波,也就有了后来著名的科斯定理、科斯产权理论等等。鉴于本人的研究能力和知识背景,本文将侧重于研究科斯企业理论的基础——企业为什么存在,以此扩展到希望解决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边界问题。本文回避了仍具有较大争论的科斯产权理论部分,也回避了关于后人偏离科斯的初衷或误解科斯理论情况下引发的争议。 另一方面,目前对企业性质的分析,部分来自于国外的研究,也有部分来自中国学者的观点。对于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搜集、筛选、整理、分析和综合,对于国内的深入地展开相关研究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定位于,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较为深入地介绍西方关于科斯企业理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并尝试对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提出借鉴意见。 本论文采用的文献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步骤: 1、文献搜索 本研究的第一步,是要对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西方文献进行全面的检索和收集。在这里,我们主要考虑两种检索的方式:一种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文献搜索,另外一种是通过对各类相关学术期刊上的文章进行手工检索。 2、文献筛选 本项研究的第二步,是对所搜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以排除哪些与本文研究主题无关的文献。 1、在文献中排除那些非学术的文章; 2、在文献中排除那些仅仅对企业性质进行描述和一般性分析,而非专门探讨企业性质的论文; 3、在文献中排除不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4、在文献中排出内容重复的论文。 3、文献综述 本项研究的第三步,也是该项研究的最后一步,同时也是最重要、最具有实际意义的一步,就是对所选取的文献内容进行阅读、整理、分析、和综合。分析每一篇文献中作者进行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方式、研究对象、以及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再进而在文献的基础上试对国外学者研究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进行探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其研究结论可能对我国企业改革的理论以及实际操作具有的参考价值。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论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得到的研究结论共包括四个方面: (一)企业的存在与“交易费用”有重要关系 通过对科斯(1937)发表的论文“企业的性质”(The Nature of The Firm)的研究,本文分析了交易费用在企业和市场中的重要作用,并得出结论,交易费用的确是企业存在的原因之一,但不是唯一。由此可以推论企业的改革完全可以将交易费用作为考虑的重要参数之一。 (二)交易费用的概念研究 通过对Williamson,O.E.(1975、1985、1999)的论文“市场与科层”(Markets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资本主义经济制度”(The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和“治理机制”(Strategy Research:Governanceand Competence Perspectives)的研究,本文从交易费用的概念入手,交待了关于合同人的行为假设、交易的三维度、契约的类型和治理结构等论题,并提出了关于企业性质的进一步结论:由于交易的特殊性使交易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掌握信息的一方可以通过偷懒、欺诈等手段获取个人利益,于是不完全履行合约,这种交易带有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企业组织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监督、惩罚等措施加大机会主义的成本,使之超过机会主义行为的收益,从而达到消除机会主义的目的。 (三)契约 通过对张五常(Stven N.S.cheung)的论文《企业的契约性质》(The ContractualNature of the Firm)进行研究,阐述了企业的内部市场关系和企业外部的市场关系在本质上都是契约关系的基本观点,并得出结论,企业不是市场的代替物,而是仅仅是企业的补充而已。 (四)团队合作 本文通过对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论文“生产、信息成本和经济组织”进行研究,着重介绍了团队生产的意义在于多项投入在一起合作生产的产出要大于各项投入分别生产产出的总和。并用团队生产的有效性和团队生产中监督的必要性来解释企业的起源和性质,揭示产权结构、激励机制与经济行为之间的关系。 (五)马克思观点下的企业理论 通过分析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阐述了历史唯物观下组织的历史客观性,同时分析了组织的发展过程和现阶段的形态,得出了结论企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候组织的一种形态。这种解释是目前为止,最具有理论意义和价值的解释。 由于本人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局限,本文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希望能够通过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得到更全面、更准确和更有价值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