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丁·布伯是现代德国最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他的一生致力于对话哲学的研究,他的学说对于20世纪人类的精神生活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因而被视为当代西方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布伯其人虽然没有提出过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他本人也并非是心理学理论家或心理治疗家和咨询者,但是他的著作中包含了许多有关心理学的观点和资料,尤其是他从存在主义和对话哲学的角度出发,对当代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都进行了独特的思考、探索与回答。而这些探索、思考和回答恰恰对心理学的影响巨大,同时也给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深深的思考与启示。可以讲,他的对话哲学在某种程度上带给心理学以更为丰富的精神资源,使之能更好的发展和完善下去。
该文共计分为六章,其中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和该文的意义与目的。
第一章着重阐释了布伯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重点对他的生平及其学术生涯予以疏理。通过对布伯人生脉络的介绍,有助于分析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轨迹。布伯对“关系”问题的系统阐明被认为是整个哲学界中的财富,他的一生主要研究领域集中于他他对宗教存在主义哲学的研究,其中关于“余汝”和“吾它”①的哲学枢机影响了很多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如果就其思想渊源看,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他的犹太人背景和其所生活的时代大环境,正是这些塑造了一个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思想家的出现。
第二章是关于马丁·布伯的具体理论,其中一些核心的观念和理论被很好的应用到了心理学的研究当中。自笛卡儿以后,近代西方哲学以主客体二分为前提,以高扬主体性为已任。但是布伯显然是在“我”、“你”、“对话”和“关系”的讨论中占据了最为鲜明的位置。他从犹太传统思想出发,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关键在于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这种方式由两个原初词“余汝”和“吾它”来表达。“吾它”关系是以工具主义的态度为特征,我们与他者相关涉及依据的是他者的价值和用处。当我们把他人以工具来看待,只是想利用他人,则这时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就是“吾它”的关系。在布伯看来,“吾它”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关系,真正的关系是在两者之间发生的,是相互的、双向的关系,是“余汝”的关系。布伯认为关系才是本体,他强调“余汝”关系的直接性、相互性、相遇性,并通过这种关系重新界定世界。他的“关系本体论”是要在西方哲学中重建“永恒的你”这一维度,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寻找到存在的意义,才能抑制膨胀了的自我,才能正确对待世界。
第三章重点讨论了马丁·布伯的思想对心理学界,尤其是心理学理论界思想家的影响究竟在什么地方。其中第一部分论及深受马丁·布伯思想影响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对布伯思想的推崇和借鉴。他二人曾经进行过一次密切的接触,这次会谈不仅成为二人生命中的重大事件,也成为20世纪,乃至今天非常重要的一次学术活动。这次交流之所以能够展开,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彼此的思想、观点很接近,二人在思想上有非常多的共同点。罗杰斯指出,自己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布伯的影响,为此他对布伯的思想推崇备至。除了对罗杰斯之外,还可常常看到许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在其自身的著作中提及自己对马丁·布伯思想的热爱,甚至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很多是来源于布伯的思想,这些心理学的巨匠们包括马斯洛、皮尔斯、弗兰克尔等等。第三章主要论述的是布伯的思想在已有的心理学家那里是如何被运用和借鉴的,以及对他们的理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介绍布伯对心理治疗方面的已有影响上,这主要体现在对话心理治疗的构建。以布伯思想为枢机的对话心理治疗,其中涵盖了诸如治疗元素、治疗定义、治疗者与来访者关系,治疗实例分析等方面。对话心理治疗主要依靠的是布伯的对话哲学和他的哲学人类学,以布伯的对话哲学为基础的对话心理治疗是以“相遇”和“余汝”为核心内容的,这种“相遇”和“余汝”是在心理治疗师和患者之间展开的。其中对话心理治疗的特征包括它是基于“之间”或“人的内部”的了解而进行的治疗;强调对他者的“肯定”;以“余汝”关系而非“吾它”关系为基础的;“包含”是对话心理治疗的元素之一以及对话心理治疗强调治疗双方的“交互性”等。对话心理治疗是关于对话哲学的试金石,它包含了“之间”、“包含”、“肯定他者”、“相遇”等多重因素,使心理治疗者能够帮助来访者超越经验,在现实世界中继续保持真实,使其进入到与人际的共同体中,继续保持与他人的对话关系。
在分析了布伯对心理学存在的已有影响之后,该文还试图探究他对未来心理学发展路径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第五章就讨论了马丁·布伯思想对心理学影响的两个层面,即理论向度和实践向度。如果说布伯对心理学的影响仅仅是诸多的理论大家推崇他的思想,并受到其不同程度的影响的话,显然那只能成为问题的一个小的方面,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他的影响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理论上表现为布伯的“对话主义哲学”是一场思维角度和哲学的转向,心理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总是休戚相关的,近现代心理学的每一次变革都与哲学的变革紧密相关。
哲学的发展已经从主体性转向了主体间性的研究。相应地,心理学的研究也必然应该将自己放置于大的背景下,朝着更光明的方向发展。以布伯“对话哲学”为原则的心理学方法论强调打破主客体之问的界限,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开放和平等对话的关系,生活意义回归到“对话”的研究当中,从而可以打破“独白”心理学那种一味遵循主客体二分法,把被研究者对象化的方法论,反对理性的独白、主体的自言自语和方法程序的独白等。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对话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对话”是心理学发展的方向,也是心理学重新树立在文化和心理生活中的权威和地位的必然。布伯在心理学的实践层次影响上直接体现了他的“余汝”关系的思想备受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家的推崇,他们将其引入到心理治疗关系的研究中,这也体现了未来关于心理治疗关系的转向问题。布伯认为只有秉持“余汝”信念参与到咨询与治疗实践中才能真正“通过关系而治愈”,他的这种论点也可以说是把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关系的人性化模式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布伯理论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所带来的新的思考模式和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给各个领域引发的新的分析角度。其中在不同的研究问题上,布伯所提出的思想和理论给这些问题以重新思考的可能,并使得研究者对于问题的透析和进一步的阐释进行了新的思考。比如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中的定义问题、心理治疗关系的重新审视的问题、人性观分析方面,以及心理治疗和咨询中关于“自我暴露”和“理解与肯定”的讨论问题等。其中重点讨论了针对不同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布伯的理论所带给不同领域的新思维,使我们重新看待各个领域中的问题,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其中这体现在女性主义心理学、家庭治疗、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和对心理治疗与咨询的伦理假设等问题的探讨上。
在文章的结语部分中,主要是对马丁·布伯理论对心理学影响的再次思考和审视。布伯的思想对于心理学来讲具有很大的合理性,布伯的理论从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理念出发,把心理学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视为是“我”与“你”的关系,并强调这种关系中的对话性、包容性和共享性;它确立“人”的存在为心理学之本的理念,超越心理学的一元论的主体观,使心理学由物化走向人化并为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建立对话式的融洽关系它给心理学带来了一种新的取向,即用“余汝”关系取向取代“吾它”关系的取向,用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用直接关系取代间接关系,从而推动心理学逐渐从“独白”走向“对话”。然而,无论如何,他的思想也存在着理论上的困境和缺憾,如过于浪漫化的阐释、强烈的非理性特征和难于进行实证性的检验与支持,以及过分强烈的宗教色彩等。任何理论都有其百密一疏的地方,即使如此,他的思想仍然对心理学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借鉴的作用,并为心理学带来新的精神资源,使我们能重新的反省和检阅目前的心理学困境,以期得到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