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及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高危因素的存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目前逐步成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常见致死性疾病,瘤壁内炎症的发生发展、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死亡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AAA发病的病生理基础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文献提示巨噬细胞在瘤壁内起着推进炎症的发展,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死亡、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重要作用。同时实验室前期实验结果提示免疫蛋白酶体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及高危因素的存在,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目前逐步成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中常见致死性疾病,瘤壁内炎症的发生发展、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死亡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是AAA发病的病生理基础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文献提示巨噬细胞在瘤壁内起着推进炎症的发展,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死亡、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重要作用。同时实验室前期实验结果提示免疫蛋白酶体亚基β 5i可调节瘤壁内炎症细胞的浸润,对于AAA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研究提示细胞焦亡参与到了多种疾病发病机制中,巨噬细胞焦亡也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关于AA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临床也无药物可以缓解AAA瘤体扩张。本研究旨在探索巨噬细胞焦亡是否参与到AAA的发病机制中以及焦亡调节机制,寻找药物治疗潜在靶点。方法:首先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探究AAA患者及正常人腹主动脉组织中是否有细胞焦亡通路中标志性蛋白NLRP3、Caspasel及GasderminD的表达,同时通过在ApoE-/-小鼠皮下植入血管紧张素II微量缓释泵(1,000 ng/min/kg)构造AAA模型,根据分组需要使用β 5i特异性抑制剂PR957给予小鼠腹腔注射,抑制小鼠体内β 5i功能。取材后统计各组腹主动脉平均直径、成瘤率、动脉瘤分型等,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Elastine染色观察各组标本血管壁厚度、纤维断裂和重塑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 Blot及QPCR方法分析NLRP3、Caspasel、GasderminD、IL18及IL1 β在腹主动脉组织中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通过ApoE-/-/β5i-/-双基因敲除小鼠进一步验证β 5i在AAA中对于焦亡通路中蛋白的调节作用。使用免疫荧光共定位技术确认巨噬细胞中是否存在焦亡蛋白的表达。取野生型及β 5i-/-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分化为巨噬细胞,加入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后利用Western Blot及QPCR方法分析巨噬细胞中 NLRP3、Caspase1、GasderminD、IL18、IL1 β、p-p65、p-I κ B、I κB等表达水平。结果:1.患者AAA瘤壁内存在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2.β 5i的特异性抑制剂PR-957可以抑制Ang Ⅱ诱导的ApoE-/-小鼠腹主动脉瘤发生。3.β 5i的特异性抑制剂PR-957可以抑制Ang Ⅱ诱导的ApoE-/-小鼠腹主动脉壁重塑。4.使用PR-957可抑制Ang Ⅱ诱导的Apo E-/-小鼠AAA中细胞焦亡的发生。5.β 5i基因的敲除减少AngⅡ诱导下小鼠主动脉组织内细胞焦亡的发生。6.β 5i可能通过调节NFκ B通路影响AAA中巨噬细胞的焦亡发生。结论:本研究提示免疫蛋白酶体亚基β 5i可调节AAA瘤壁内炎症,促进AAA的发生。巨噬细胞焦亡也参与了 AAA的发病机制中,同时β 5i可通过激活Iκ B/NF κ b通路增加NLRP3转录促进巨噬细胞焦亡发生。通过本研究,初步提示在AAA的发病机制中存在巨噬细胞焦亡及其潜在的调节通路,为药物阻断AAA发病机制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老年社区居民衰弱特征及影响因素,探索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与社区老人衰弱和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探索多种类型生物标志物组合对衰弱诊断的价值。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北京某老年社区230位居民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75岁;(2)慢性病及功能状态稳定,无急性疾病情况;(3)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中重度失能,日常生活能力(ADL)<4分;(2)
研究目的观察应用艾塞那肽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体重、血压、血糖、血脂代谢指标、肝肾功能、炎症因子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探讨艾塞那肽是否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于北京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
背景与目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在我国主要为腹泻型IBS(IBS-D)。本病诊断依据罗马标准,腹痛和腹部不适是罗马Ⅲ诊断标准中的主要症状,我国IBS患者有22.4%~84.3%仅有腹部不适而无腹痛;罗马Ⅳ将“腹部不适”从IBS的诊断标准中删除,对我国IBS的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尚不清楚腹痛和腹部不适是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进行性致死性肺部疾病,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型及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敏感或特异的可用于进行IPF疾病诊断、疾病进程及预后评估的生物学标志物。有必要进行大规模多中心研究,以更好地了解中国IPF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临床特征、诊断、疾病进展及治疗情况,并收集生物样本,以进行IPF的分子生物及基因等研究。
研究背景:心力衰竭由于其患病率高、病死率高和发病机制不明确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是导致心衰发生的常见因素之一。近年来,氧化应激在心衰的发病机制中成为研究的热点。我们的前期研究发现,体内RNA的氧化与多种老年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但是RNA氧化与心衰的发病机制是否有关目前尚不清楚。探索RNA氧化及其抑制机制参与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具体参与机制,有助于阐明心衰新的发病机制,为治
背景:血小板无力症(GT)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患者的血小板数量和形态多正常,但表现出对胶原、花生四烯酸和ADP等生理性激动剂的聚集反应低下或缺如,对瑞斯托霉素的反应正常。患者自幼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黏膜等部位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不同患者之间的出血情况差别很大,甚至随着年龄增长,同一患者的出血症状也会有所改变。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纯合突变患者多见于近亲结婚的家庭。ITGA2
第一部分青少年起病与成人起病的1型糖尿病男性患者骨微结构临床分析[研究背景]1型糖尿病(T1D)患者骨折风险升高,除骨密度下降外,还存在骨微结构异常。关于T1D患者骨微结构研究的报道较少,至今尚无研究报道亚洲T1D人群高分辨外周定量CT(HR-pQCT)测定的骨微结构相关数据。此外,T1D患者起病年龄是其骨折风险的重要影响因素,起病年龄也可能对其骨微结构产生不同影响。[研究目的]比较成人男性T1D
背景:尽管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异常免疫介导的造血干/祖细胞损伤(hematopoietic stem/progenitor cells,HSPCs)作为AA最主要的发病机制已获公认。高达70%的AA患者经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ntensive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可获血液学缓解为此提供力证。然
目的传统希氏束起搏(HBP)植入离不开X线透视的指导。由于技术要求比传统右室心尖部位起搏方式复杂,通常需要很大的X射线透视剂量。本研究旨在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HB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传统透视方法指导HBP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有双腔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30例患者,15例患者接受三维电解剖标测(Ensite NavX系统)指导HBP(Enisite Na
[背景]由KCNJ2基因突变引起的长QT综合征7型Andersen-Tawil综合征(Andersen-Tawil syndrome,ATS)常导致室性心律失常,周期性麻痹和骨骼发育畸形临床三联征。既往研究发现全基因敲除的动物出现发育畸形,且不能长期存活。已有研究证实该基因突变影响了颅面部发育时的膜电位电压变化,进而影响重要的颅面相关基因表达导致ATS患者颅面部发育畸形。因此证明该致病基因会影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