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评价通腑法在治疗结石性肾绞痛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明确通腑法对结石排出、防止复发等方面的影响。方法:①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男科门诊、住院部及急诊从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诊断为泌尿系结石性肾绞痛患者共54例(符合纳入标准)。将54例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B、C组),各组均18人。②对三组患者年龄、性别、疼痛发病时间(即病程)、疼痛严重程度(中或重度)、结石直径、结石部位等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③分组及治疗:本次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收集病史。主要收集肾绞痛患者发病前一周的大便情况及发作时的大便情况,了解有无便秘等情况。第二阶段为治疗阶段,分为镇痛和后续排石两个方面,镇痛治疗三组均给予西药解痉止痛标准治疗,方案为:曲马多注射液(100mg im),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氟比洛芬酯50mgVD,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山莨菪碱注射液lOmg VD或黄体酮注射液l0mg im(qd-bid),待疼痛缓解即进入排石阶段, A组为通腑组:通淋排石合剂(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院内制剂,由车前草、金钱草、海金砂、石苇、大黄、枳实等制成,具有清热利湿通淋、通腑排石之功)30mL bid+尿石通丸1包bid。B组单独给予尿石通丸1包bid.(由金钱草、海金砂、茯苓、车前子、苘麻子、川木通、丝瓜络、鸡内金、川牛膝等组成,具有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作用,由东莞亚洲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0086)。C组为自然排石组,待止痛治疗后,不给于药物治疗,而给予生活指导,如后述。在后续排石治疗中如无肾绞痛复发,三组则均不给予解痉止痛西药治疗,如在治疗过程中合并泌尿系感染症状(膀胱刺激征),则给予规范抗生素治疗,如出现病情加重,则中止试验,改用其他方法。在后续排石治疗中均给予生活指导:嘱三组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1500-3000mL),忌辛辣刺激饮食,停用可能影响排石疗效的药物,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嘱适度运动(跑步、跳跃动作、跳绳等)。2周为观察期限,每周嘱患者返院复查泌尿系彩超或尿路平片(KUB),并且记录患者服药后的大便情况、肾绞痛有无复发、有无结石排出、结石排出的具体时间、有无不良反应等。统计分析结果。结果:①在收集病史阶段,发现大部分肾绞痛患者在发作前一周及发作时有便秘的症状。在完成的54例患者中,4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大便不通情况,占81.4%,其中中度疼痛者24例,大便不通者16例,重度疼痛30例,大便不通者28例,经关联性分析,认为便秘和肾绞痛相关,与疼痛程度有关。②在后续排石阶段,A组治愈14例(77.8%),好转2例(11.1%),无效2例(11.1%)。B组治愈7例(38.9%),好转8例(44.4%),无效3例(16.7%)。C组治愈5例(27.8%%),好转3例(16.7%)。无效10例(55.6%)。经统计学分析,A组治愈率优于B组及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A组和B组间无统计学差异,A组优于C组有统计学意义。③排石比较:A组排出结石14例,排石率77.8%(14/18);B组7例,排石率38.9%(7/18);C组5例,排石率27.8%(5/18)。结石排出时间比较:A组平均排石时间为5.98±1.32天,B组平均排石时间为9.56±1.39天,C组平均排石时间为11.21±2.36天。经统计学分析,A组排石率优于B组及C组,A组平均排石时间短于B组及C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肾绞痛复发方面比较:A组复发者2例(2/18),复发率11.1%;B组复发6例(6/18),复发率33.3%;C组复发12例(12/18),复发率66.7%。A组肾绞痛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及C组,具统计意义,P<0.05。⑤不良反应方面:C组有一例病人在镇痛过程中出现反复恶心呕吐,给予灭吐灵止呕处理后可缓解,C组另有一例病人在止痛过程中,出现腹胀加重,轻度腹痛,无压痛及反跳痛,排除急腹症,患者要求解大便,给予开塞露纳肛后,排便后腹胀减轻。A组有一例病人服用通淋排石合剂后出现腹泻,4次/天,为稀烂便,无腹痛及血便。调整用量至15mL bid,腹泻消失。其余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①大便干结或便秘可能是肾绞痛发病的一个病因,并加重肾绞痛的疼痛程度。需要临床进一步研究。②通腑法可以促进结石排出,缩短结石排出时间,有效防止疼痛复发,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