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现代汉语表达致使义的双音节“X+人”结构,从内部构成、句法功能和语义表现三方面考察该结构的用法,并运用认知、历时等理论方法进行阐释。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综述学界关于“X+人”的研究成果,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理论和方法。第二章“X+人”的语言单位界定。运用语言单位界定方法,将“X+人”分为词和离合词两类。“X”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名词较少;“人”具有语义虚化、指代泛化的特征。“X”词类性质不同,“X+人”在词典释义上也出现差异,据此“X+人”可分为语义透明度高和语义透明度低两类。第三章“X+人”的句法功能与词性。通过语料统计和句法分布情况,“X+人”分为多功能的“X+人”和单重功能的“X+人”,在句中使用也有自由和不自由的区别。不自由的“X+人”需要在“以+N+X+人”构式、搭配固定描述对象、与双音节形容词并列出现、口语中使用,依赖构式和语篇。此外,对“X+人”的主要句法功能和句法表现进行描写,并对词性进行判定,“X+人”有形容词、动词和动形兼类词,以形容词为主。第四章“X+人”的语法化和认知语义阐释。从历时的角度归纳出四条“X+人”形成的历史动因:致使短语发展成词、受事宾语转化为役事宾语、跨层结构转化成词、结构类推造成的新词。“X+人”大部分表示消极情感意义,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情感色彩不对称性是人类情感共性。最后,本文结合框架、语义分析法、格语法理论,得出四种“X+人”深层语义机制和凸显类型。第五章结语。说明本文的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并反思本文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