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暨方言隶属吴语太湖片临绍小片,包括3个街道及24个乡镇。该方言在各街道与乡镇之间有部分声韵上的差别,声调基本能统一。但声调的数量在《现代吴语的研究》、《当代吴语研究》、《诸暨县志·语言》及《诸暨话的声调与连读变调》等已有文献中都不相同。另外,这四种文献的调查对象都来自于诸暨王家井镇,但调查得出的调值也是不尽相同。同一调查群体得出不同声调数量及调值,这就是诸暨方言声调之谜。本论文整理了已发表的有关诸暨方言的语音学材料,对比分析了已有文献对诸暨方言声调的论述,采用自主音段音系学非线性表征理论确定诸暨方言的声调系统及结构;对诸暨方言的表层声调及连读变调现象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采用优选论对诸暨方言连读变调加以解释。首先,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考察到诸暨方言声调数量确定的难点主要在于单字阴平调和阴去调以及单字阳平调和阳去调两组声调之间。在诸暨方言中,阴平和阴去以及阳平和阳去单字由于调值和调型非常接近,所以其单字调辨认非常困难,从而导致以往调查和研究无法取得一致结果。但是,当不易区别的单字声调置于两字组中考察时,这些单字调就能得到较好的区别。高平调的阴平在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入及阳入的声调后面会发生变调,由高平调变成高降调了,而与阴平在调值和调型类似的阴去字在字调为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入及阳入的后面不发生变调。这样高降调与高平调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其次,在确定了诸暨方言的八个底层声调后,本论文采用自主音段音系学非线性表征理论中的H、M、L三级调高来表征诸暨方言的声调。同时,为了更好地表征八个底层声调,本文对以往研究中的声调调值做了语音学范畴的下倾处理(declination),由此得出诸暨方言八个底层声调的音系表征:接着,本文全面考察了诸暨方言八个声调组成两字组连调的64种情况,发现诸暨方言两字组共有32组发生连读变调。这些变调组合的规律可以总结为:a. HH→HL/ {HH, MH, HL, ML, Hq, Lq}_b. MH→ML/T_c. LLM→MM/Td. {HL,ML}→MM/_T从中可以得出,前字的声调发生变化的有:阴上52与阳上31变成阴去33。这样两字组中,前字的声调为:阴平55,阳平35,阴去33,阳去334,阴入5与阳入2。这几个声调总体上看是属于非降的。因此诸暨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前字的要求为非降。另外,高平调(阴平55)位于任何一个声调后或变成高降调(阴上52),或保持其高平调。中平调(阴去33)位于任何一个声调后都保持其原来的声调特征。这两点可以总结为平调(阴平55与阴去33)位于任何一个声调后是非升调。因此,综合两字组连读变调前字后字的声调类别,我们可以得出诸暨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规律应遵循的调型为:前字非降+后字非升。这个调型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本文开头提到的诸暨方言声调数量及调值不尽相同的问题。因为在诸暨方言的两字组连读变调中,总体调型上前字非降结合后字非升的追求是最重要的,而两个平调阴平55与阴去33之间调值的区别在诸暨话里并不是最重要的。从实际语感感知来看,两字组中后字非升的特点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诸暨话听起来会显得比较“硬”。诸暨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现象在优选论的框架下能得到充分解释。本文提出了以下相关制约条件及其层级排列:(1)制约条件:a.前字非降:两字组中前字不能出现降调;b.后字非升:两字组中后字不能出现升调;c.不删调:输入项的每一个声调特征在输出项都要有一个对应的声调特征;d.不变调:输入项的每一个声调特征在输出项中保持不变;e.*XY.XY:两个相邻音节不能有相同的曲拱;f.*X.X:两个相邻音节的相邻声调特征不能相同;g.*三莫拉:输出项不允许发生三莫拉的变调。(2)层级排列:前字非降,后字非升>>*三莫拉>>*XY.XY,不删调>>不变调>>*X.X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开了诸暨方言声调之谜,为今后此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还指出了诸暨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的制约条件,特别是“前字非降+后字非升”的总体声调形成(contour format ion)是导致诸暨方言单字调及两字组连读变调的根本制约条件。另外,本文的意义还在于:连读变调是标记性和忠实性制约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标记性制约条件与声调结构的复杂程度相关,声调表层的音系结构是标记性制约条件的理论来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