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而掌握科学概念是形成科学素养的基础。因此,科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科学概念的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素养。科学概念的学习会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观念的影响,这些已有的知识和观念,一般称为前科学概念。揭示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及其转变规律,是科学概念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呼吸作用是中学生物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难点之一。国外的教育者很早就对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则较为缺乏,需要教育者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进行了“高中生物呼吸作用前科学概念探查及转变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收集整理前科学概念及概念转变的相关文献,综述前科学概念的定义、成因及其研究方法等。(2)在国内外关于呼吸作用前科学概念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二段式测验来探查高中学生的呼吸作用前科学概念。(3)分析调查结果,探究三个年级段的学生拥有的呼吸作用前科学概念水平及其形成的原因。(4)针对调查结果,参照李高峰教授的内涵修整策略对呼吸作用进行概念转变的实践教学,并检验概念转变的效果。研究表明:学生在呼吸作用的定义、分类、方式、场所、过程、产物、实质、意义及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前科学概念;高一学生拥有的这方面的前科学概念最多,且较为顽固,高三学生已经经过一轮高考复习,对呼吸作用的前科学概念的拥有率最低,而高二学生在原核生物的呼吸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本质区别、呼吸作用能量的直接去向、兼性厌氧型生物等的前科学概念拥有率相对于其他概念来说较高;运用基于前科学概念的内涵修整策略进行概念转变的教学实验,其概念转变的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