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干眼是眼科病人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妇女。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围绝经期妇女干眼与其体内雌雄激素水平变化有关。本实验对性成熟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模拟人工绝经状态,同时给予大鼠雌雄激素全身及局部治疗,并观察大鼠血清雌雄激素水平、泪液分泌量、泪膜稳定性、大鼠泪腺、角膜及泪液中IL-6水平和组织学的变化,探讨雌雄激素在干眼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雌性性成熟Wistar大鼠64只,体重230~250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假手术组(B组)8只、实验组48只。假手术组打开腹腔后切除部分脂肪,不切除卵巢;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 OVX)。术后5个月将实验组随机分为干眼模型组(C)、赋形剂治疗组(D)、全身雌二醇治疗组(E)、雌二醇点眼组(F)、全身睾丸酮治疗组(G)、睾丸酮点眼组(H),每组8只大鼠。自术后第5个月起,D组给予玉米油100ul皮下注射每3天一次,E组给予苯甲酸雌二醇200ug/kg皮下注射每3天一次,F组给予苯甲酸雌二醇点眼,每日4次,G组给予3.75mg/kg丙酸睾丸酮肌肉注射每3天一次,H组给予2.5%丙酸睾丸酮点眼,每日4次。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2、3、4、5个月及给药后6周,测大鼠泪液分泌量(Schirmer test)、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 BUT)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给药6周后处死动物,立刻取所有大鼠泪腺、角膜和结膜。行泪腺、角膜和结膜组织病理学+泪腺电镜检查及ELISA法检测泪腺和角膜中IL-6水平;分别于术前、术后第5个月及给药后6周取大鼠泪液,ELISA法检测泪液中IL-6水平。实验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5个月及给药后6周测大鼠血清雌二醇和睾酮水平;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样本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实验组动物在OVX术后1月BUT结果较术前显著缩短(P<0.01);全身给予雌激素治疗6周后BUT结果较给药前明显缩短(P<0.01);全身给予雄激素治疗6周后BUT结果较给药前延长(P<0.05)。其余组治疗前后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动物在OVX术后3月Schirmer试验结果较术前下降50%,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身给予雌激素治疗6周后Schirmer试验结果较给药前缩短(P<0.05)。全身给予雄激素治疗6周后Schirmer试验结果较给药前延长(P<0.05)。其余组治疗前后Schirmer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动物在OVX术后4月角膜染色评分较术前增加(P<0.05);全身给予雌激素治疗6周后角膜染色评分较给药前增加(P<0.05);全身给予雄激素治疗6周后角膜染色评分较给药前减少(P<0.05);其余组治疗前后角膜染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泪腺组织学:干眼模型组泪腺上皮细胞小,胞浆淡染,可见空泡,核大小不一。全身雌激素治疗组:血管扩张,腺泡融合,结构排列紊乱,可见大量空泡融合。全身雄激素治疗组:腺泡细胞大小均匀,细胞核大小一致,腺上皮胞浆中空泡变明显减少。其余治疗组与干眼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5角膜组织学:干眼模型组:角膜浅层磷状上皮层增生,排列较紊乱,可见表层细胞缺失,翼状细胞及基底细胞排列紊乱,角膜基质稍水肿。全身雌激素治疗组:角膜上皮细胞层次明显增加,表层细胞不规则缺失,翼状细胞及基底细胞排列紊乱,基质层水肿明显。全身雄激素治疗组:角膜上皮较完整,表层细胞增生明显减轻,基底细胞排列趋于正常,基质层水肿消退,厚度接近正常。其余治疗组与干眼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6结膜组织学:正常对照组:结膜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无炎性细胞浸润。干眼模型组:结膜上皮细胞增生,排列不规则,基底层细胞排列不整齐,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全身雌激素治疗组:结膜上皮细胞明显增生,排列紊乱,基底层细胞排列紊乱,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全身雄激素治疗组:结膜上皮细胞排列较规则,细胞层次明显减少,基底细胞排列整齐,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其余治疗组与干眼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7泪腺电镜结果:干眼模型组:细胞核周间隙扩张,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膜和嵴融合消失,可见脂褐素。全身雌激素治疗组:细胞核周间隙扩张明显,线粒体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扩张明显,脂褐素明显增多。全身雄激素治疗组:无核周间隙扩张,粗面内质网平行排列,轻度扩张。线粒体嵴部分融合,可见相对正常的线粒体和线粒体嵴。其余治疗组与干眼模型组相比无明显变化。8血清性激素水平:双侧卵巢切除后大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卵巢切除前(P<0.01)。全身苯甲酸雌二醇治疗6周后血清雌激素水平上升。双侧卵巢切除后大鼠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低于卵巢切除前(P<0.05)。给予丙酸睾丸酮治疗6周后血清睾酮水平上升。9泪腺中IL-6含量:C组泪腺匀浆上清液中IL-6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1);全身苯甲酸雌二醇治疗6周后E组泪腺匀浆上清液中IL-6含量较C组明显升高(P<0.05);全身丙酸睾丸酮治疗6周后G组泪腺匀浆上清液中IL-6含量较C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角膜中IL-6含量:C组角膜匀浆上清液中IL-6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1);E组角膜匀浆上清液中IL-6含量较C组明显升高(P<0.01);G组角膜匀浆上清液中IL-6含量较C组明显降低(P<0.01)。其余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泪液中IL-6含量:C组泪液中IL-6含量较A组显著升高(P<0.01);E组泪液中IL-6含量较C组明显升高(P<0.01);G组泪液中IL-6含量较C组明显降低(P<0.05)。其余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通过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成功建立了去势雌鼠干眼模型。去卵巢大鼠血清中雌雄激素水平均较术前降低,全身应用雄激素使泪液分泌量增加,泪膜稳定性提高;全身补充雌激素使泪液分泌量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推测雄激素缺乏会导致干眼的发病。2去卵巢干眼模型大鼠泪腺、角膜组织匀浆及泪液中细胞因子IL-6含量比正常大鼠增高,表明去卵巢大鼠干眼的发病机制与炎症有关,细胞因子IL-6在干眼的发病中起作用。3全身应用雄激素可降低泪腺、角膜及泪液中细胞因子IL-6水平,表明雄激素可以通过减轻眼表炎症来治疗干眼。4全身应用雌激素能加重干眼炎症,减少泪液分泌量,并破环泪膜稳定性,在临床上应慎用激素替代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