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冠是森林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表面,其复杂的结构显著地影响林下光照的分布,进而直接对林下木本植物幼苗生长存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本研究以八大公山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测定其冠层结构特征,通过对林下幼苗层群落调查,测量幼苗功能性状,计算幼苗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利用空间同步自回归模型(Spatial simultaneous autoregressive models,SARs)来探究林冠结构及地形因子对林下幼苗的物种多样性以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八大公山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林冠结构稳定且较复杂,郁闭度较高,叶面积指数平均值为2.94,最大值为5.2,最小值为2.18,平均叶倾角为30.88°,符合典型的亚热带山地森林特征。 (2)本研究中幼苗调查共计面积1.2ha,调查到的幼苗个体共计3101个,隶属于28科、43属、68种;在科以及物种水平的多度分布上,木本植物幼苗组成与整个25ha大样地DBH>1cm的立木物种组成相类似,表明幼苗物种组成是由大样地优势物种决定。 (3)空间同步自回归模型表明林冠结构以及地形因子对于木本植物幼苗的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不同的多样性指数驱动因子以及解释率不一样。海拔和林冠叶面积指数标准差对幼苗物种多样性有正效应,林冠叶面积指数以及平均叶倾角对幼苗物种多样性有负效应;坡度、凹凸度、林冠叶面积指数以及平均叶倾角对幼苗功能多样性有负效应,林冠叶面积指数标准差对幼苗功能多样性有正效应。 (4)在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维度上,功能丰富度FRic与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Raos二次熵指数(FDQ)与Pielou均匀度指数正相关,功能离散度FDiv与物种丰富度S显著负相关。 综合以上结果表明,林冠结构导致的林下光合有效辐射的异质性以及地形诱导的生境异质性对于林下层幼苗物种多样性及功能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说明在幼苗建成阶段以及生长过程中生态位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物种多样性与功能多样性两者间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因此建议以后关于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以及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时,要从多维度上开展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评估,不仅仅要关注物种多样性,也要关注功能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