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情绪对冲动性消费的影响:物质主义的中介作用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嫉妒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不愉快的、痛苦的混合情绪,其特征是自卑感、敌意和对环境的怨恨。当人们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时,认为自己的境况不如那些被认为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时,就会产生这种感觉。嫉妒作为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对消费行为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研究基于社会比较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开展了4个实验,探讨嫉妒情绪对冲动性消费的影响,同时关注内在的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物质主义的中介作用,自我监控的调节作用,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消费场景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得出以下结果:
  (1)嫉妒情绪显著促进了消费者的冲动性消费倾向。
  (2)物质主义在嫉妒情绪和冲动性消费之间起中介作用,嫉妒提升了消费者的物质主义水平,从而增加了消费者的冲动性消费倾向。
  (3)消费者的自我监控在嫉妒情绪和物质主义之间起调节作用:当消费者的嫉妒情绪被诱发后,高自我监控的消费者其物质主义水平会显著提升,进而其冲动性消费倾向更强,而对于低自我监控的消费者,此效应便不存在。
  (4)产品类型在消费者物质主义和冲动性消费之间起调节作用:当消费者的嫉妒情绪被诱发后,物质主义水平得到提高,消费者购买物质型产品的意愿会显著增加,而体验型产品的购买意愿变化较小。
  (5)消费场景在嫉妒情绪和物质主义之间起调节作用:当消费者在公开消费场景下产生嫉妒情绪后,其物质主义水平会更强,进而冲动性消费倾向更强。
  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嫉妒情绪在消费领域相关的研究,补充了社会比较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同时也为营销人员促进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提供了一些思路。
其他文献
已有研究在探索领导力是如何影响员工工作结果时,考察员工与组织关系在其间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是一大研究方向,且大多从社会交换理论出发,解释组织情境中的多种互动关系。但在交换关系中,组织中的雇佣双方基于等价交换的互惠原则行事,这种有形交换的契约关系不利于激发员工的忠诚度、积极性和创新动力,员工也较少有超越基本岗位要求的额外表现,不利于组织整体效能的提高和组织内部关系的凝聚。
  鉴于交换关系在组织情境中的不足和局限性,我们引入共有关系这一新的员工组织关系视角,探索企业内共有关系的优势及适应性。共有关系是一
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加工是个体通过社会互动,获得资源和社会支持,进而适应复杂社会生活的重要前提。视觉工作记忆在其中起了核心作用,它不仅整合社会互动中的动态视觉信息,而且还短暂存储社会关系以供后续加工使用。因此,探究社会关系在视觉工作记忆中的存储机制,对于了解社会关系的认知加工过程尤为关键。然而,以往有关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大都只关注客体本身,即使涉及关系,也主要关注其对客体加工的影响,很少聚焦于关系本身的加工过程。仅有的数项涉及社会关系的认知研究也局限于儿童早期的表征内容、形式和结构。因此,社会关系在视觉工作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力,也是学习成功的关键。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兴趣教学,让小学语文课堂焕发活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本人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导语巧用,诱发兴趣  导语是导入新课的开头语,良好的
期刊
在工作记忆领域,绑定问题是受到大量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注意对工作记忆保持特征绑定的作用仍充满争议。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绑定在工作记忆中的保持较单特征保持是否需要更多注意资源。目前,对于该问题的探讨仅限于分离维度特征形成的绑定,尚未有研究探讨整合维度特征绑定。由于整合维度和分离维度的特征具有不同的编码与存储方式,为了全面揭示工作记忆保持绑定的注意机制,本研究旨在探讨工作记忆保持整合维度特征绑定的注意机制。
  本研究采用整合维度特征长与宽及其构成的绑定为刺激材料,使用双任务范式就工作记忆保
长期以来,空间线索效应一直被看作是注意作用的产物。该效应基于空间线索范式:首先呈现空间提示线索,接下来呈现目标,要求被试识别目标。当目标出现在线索位置时称为有效提示条件,反之则为无效提示条件,两种条件的目标识别绩效(反应时或正确率)差异称为线索提示效应(Cueing effect)。此外,研究者还通过引入中性条件将线索提示效应进一步划分为促进效应(Benefit effect)和损耗效应(Cost effect)。促进效应是指有效提示条件与中性提示条件下目标识别绩效的差异;损耗效应是指无效提示条件与中性提
权力与道德的关系是权力研究的重要主题。已有研究主要从行为和社会认知过程出发分析权力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本研究试图从道德认知结构即道德圈(Moral Circle)的变化出发,分析权力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表现和社会认知过程。不仅如此,已有研究主要将个体道德行为局限于人际和群际之间。随着人类道德世界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非人类实体被纳入人们的道德关怀中,判断一个行为道德与否的标准已不再局限于该行为对人类的影响,已有权力与道德关系的研究已难以全面地概括当前的道德范畴。为了深入了解权力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弥补当
目的:青少年抑郁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抑郁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身心发展与社会功能的多个方面,并可能发展为成年后的临床障碍与损害,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但国内针对青少年抑郁发展特征、尤其是对异质性抑郁进行探讨与预测的研究仍显不足。本研究旨在:1、探讨青少年抑郁的特征,包括一般发展特点(1a)和异质性特点(1b);2、试图以多维度的个体因素辅以人际因素,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预测青少年抑郁的异质性类别(2a),并尝试揭示其中对青少年抑郁质性差异有重要贡献的影响因素(2b)。
  方法
视觉工作记忆是人类与外界环境实时交互的核心认知系统,容量极其有限,仅对复杂环境中的大量信息作选择性存储。传统理论认为,注意在视觉工作记忆的选择性存储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然而,以往大部分关于信息选择性的研究中“注意”和“预期”的效应难以区分,这种混淆降低了实验的内部效度。近期,Chen和Wyble(2015)发现的属性失忆现象(AttributeAmnesia, Chen & Wyble, 2015)将“预期”和“注意”的作用进行有效分离,发现当被试没有预期需要报告刺激的某一特征时(如字母的身份,id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