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教学中,音乐教学游戏化是教师普遍向往和追求的一个理想,但却发现教师在实践操作中是比较困难的或不易落实的现象。这激发了研究者思考和反思如何才能实现音乐教学游戏化这一理念并在实践中来具体的落实。首先,从艺术(音乐)和游戏、教学和游戏的关系等维度出发,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一个总的梳理,得出游戏无论是和艺术(音乐)还是教学都是有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渊源和颇为密切的关系,其中游戏精神这条主线一直贯穿在其中。这就为“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游戏化”这一论题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那么游戏化的内在机制究竟是什么呢?当下我们认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该是目前最适宜用来可以解答这个问题的理论。其实施的路径主要有人际支持、认知挑战、审美感动和自我调控四个方面。而本研究认为,研究者所在的团队共同研发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型是达到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工具,这种新的教学模型在教师的运用与实施过程中的学习规律是什么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这主要是从教师的层面来研究的。因此,研究者对相关的学习理论也进行了一个文献的梳理。其次,通过采用观察法,主要是研究者全程观看幼儿园教师在实践运用这种教学模型的过程中,其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并从教学模型里面的五个流程出发,对这种研究结果进行了一个小结。再次,从这种教学模型在教师实践运用中的研究结果出发,并依据相关的学习理论和研究者对18位老师的访谈,对教学模型在教师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进行了一个原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模型内容的不够了解、缺乏例证的呈现和分析、练习或实践的不够和固有反馈的不足。并对此教学模型学习的过程进行了一个规律探索,主要有以下一些步骤:态度和动机→对模型内容的了解→实践(自己和她人)→反馈和反思/团队支持→再实践→再反思……后面就是实践和反思不断的螺旋式上升循环。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有三方面:培训课程的说明、教材的说明和给幼儿园的建议。而给幼儿园的建议又分为三部分:老师、音乐组组长和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