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戍边文化主要是指边民对维护边境安全与边境利益,进而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政治态度、观念意识、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国家决策层的重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学术界的持续研究和具体实践活动,将戍边文化在边境治理中的作用前所未有的凸显了出来。戍边文化在边境治理中作用的凸显,受其以维护边境安全为目的的价值导向的根本性影响。长期以来,学界针对戍边文化的涉及性研究居多,而以戍边文化为直接分析对象的研究偏少。本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戍边文化主要是指边民对维护边境安全与边境利益,进而维护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的政治态度、观念意识、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国家决策层的重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学术界的持续研究和具体实践活动,将戍边文化在边境治理中的作用前所未有的凸显了出来。戍边文化在边境治理中作用的凸显,受其以维护边境安全为目的的价值导向的根本性影响。长期以来,学界针对戍边文化的涉及性研究居多,而以戍边文化为直接分析对象的研究偏少。本文中,笔者从边境治理的视角切入,以戍边文化为直接研究对象,探究戍边文化之于边境治理的关系,认为戍边文化是边境治理的治理资源,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戍边文化作为一种边境治理资源,有其独特的性质,主要由国家领土主权与边界意识、国民身份认同意识、国家利益维护意识、居安思危的责任意识、守土固边的使命意识、无私奉献的扎根意识等构成。戍边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有其多重逻辑,边境治理中,戍边文化转化为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内化为边民守土固边的行为机制,为边境安全、边境稳固发挥着不可比拟的资源性价值。此外,戍边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一种特定的国家安全文化,有一定的抽象性,本文立足文献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方法,结合亲身的边境调研经验,运用尽可能多的例证,将抽象的概念与分析具象化。本文具体可以分为五部分。绪论。该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与依据,梳理边境治理与戍边文化的研究概况,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并界定核心概念。第一章:戍边文化及其在边境治理中的凸显。该章论述了戍边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国家安全文化,阐述了戍边文化的内容,并着重强调戍边文化在边境治理中的凸显。第二章:戍边文化的形成与传播。该章主要从边境的场域逻辑、地方政府逻辑以及国家政策逻辑,论述戍边文化的形成与传播机制。第三章:戍边文化在边境治理中的资源性价值。此章分别从边民、地方政府、国家三个角度阐述戍边文化的资源性价值。第四章:边境治理中戍边文化的再发展。该章从边境及边境治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入手,分析传统戍边文化对当前的这种变化适应性不足,进而论述传统戍边文化需要向现代型戍边文化发展,拓展戍边文化内涵与作用群体。现代型戍边文化强调让戍边文化成为全体国民所共同持有的鲜明的、典型的国家安全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关注边境、支持边境、扎根边境的良好氛围,进而促进边境的发展,甚至繁荣。
其他文献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推进,北京“乡—城”和“城—城”家庭迁移的外来人员不断的增多,其中大量的外来人员子女随迁至北京生活和求学,他们小学、初中在北京借读,但普通高中因北京户籍所限和高考政策等原因,迫不得已去北京之外的高中就读参加高考。随迁子女进入新的高中环境面临着身份认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社会融入问题,所以研究高中阶段随迁子女群体社会融入对于他们个人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和
大数据时代下,普通民众在享受大数据技术带来的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不得不承受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的风险。《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了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罪,强调对于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但公民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的风险并未得到消除。公权力机关在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使用中也存在滥用的情况,尤其是在刑事侦查领域。相较于传统的侦查措施,大数据侦查作为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侦查措施,其对公民信息的获取往往是“无形”且“非
长久以来,序列推荐技术备受关注。大多数序列推荐模型都专注于以纯数据驱动的方式从用户交互的物品序列中进行学习,无法有效利用用户、物品及用户与物品之间的关系信息。得益于大量的交互数据和设备算力的提升,近年来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模型在序列建模任务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当前对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序列推荐技术的研究仍存在诸多缺陷:(1)忽略物品间关系的先验知识;(2)忽略序列中用户与物品的交互动态性。基于上述问题
马克思关于“国家-社会”关系的思想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思想体系,它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国家-社会”关系思想的演进过程论述了“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科学界定了国家的起源、本质,探讨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对立,以及提出了国家与社会最终统一的深刻内涵,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纷繁复
毛泽东的《实践论》以社会实践为中心线索,对实践的涵义和内容、认识在实践过程中的作用、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建立起一个以实践为中心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发展,也是对中国哲学史上知行问题的科学总结。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提出的“知行统一”,很难不令人联想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本文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毛泽东实践观的形成
美国是世界上发动单边经济制裁最多的国家,尤其是冷战后美国实施单边经济制裁措施越发频繁,古巴、伊朗、俄罗斯等国家均深受美国单边经济制裁的侵扰。近年来,伴随着“301”调查、“232调查”等,美国多次对中国采取单边经济制裁措施,使中国企业和民众承受了不必要的损失。目前国际法上对于单边经济制裁措施的合法性尚不存统一明确的定论,而美国长期运用单边经济制裁措施作为其国际交往的“工具”,美国单边经济制裁措施的
茨竹坝是中国云南省与越南河江市接壤的一个边境村,是中国云南省文山州边境建设和天保口岸建设的重要节点之一,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过程中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在中国倡导与沿线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上,茨竹坝一带正致力于实现跨国民族的民心相通与跨境互市的交易畅通,以构建和谐、稳定、发展的中越边境。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跨国民族研究是世界民族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对原有研究进一步
企业能够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是当代经济组织的基本单元结构,因而,保障企业充足的资金需求决定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在保障企业融资能力的法律制度中,财团抵押制度比其他制度拥有不少的优势,既能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又能使企业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既能充分发挥企业资产整体担保能力,提高物的利用率,又能维护财产交易安全,发展社会经济,为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所垂青,比如德国、日
纵观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发展历程,从宏观上看,经历着一个从思辨唯心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转变过程,从微观上看,则存在着一个由异化劳动到社会分工的逻辑深化过程。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主义席卷了整个欧洲,如何对现代性进行反思成为时代赋予思想家的迫切任务。青年黑格尔派们用思辨理性完成了对宗教神学的批判,但对理性主体的过分抬高却导致了其对现实的人之遮蔽。与此不同的是,马克思始终能够将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对现实的东
存活机会利益损失纠纷在我国日益增多,其有别于过失诊疗行为直接导致患者伤亡的医疗损害纠纷。在此类纠纷中,误诊等医疗过失行为仅是加重或者激化患者的既定病情从而导致患者存活机会的减损,患者的死亡主要由其自身疾病所造成。正因如此,传统因果关系理论难以直接适用于此类纠纷,由此导致司法实践裁判不一。为此,本文以司法裁判中面临的问题为导向,主张对患者的存活机会利益损失给予救济,并探寻存活机会利益损失的救济路径,